黃岑棟
8月20日,上證指數在盤中再創調整以來的新低——2653點。投資者對此憂心忡忡:持股的害怕手中個股出現下跌,場外觀望的害怕空手接飛刀。那么,新低真的很可怕嗎?我們此前寫過市場底部確立的標準,從估值底,再到政策底,最后市場底。目前政策底已經確認,市場底正在形成之中,而且一些積極信號也讓我們對市場前景增強信心。
一是本身戰斗力強——宏觀基本面。雖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月份經濟數據差強人意,但最近有些事情正在發生著改變——專項債的發行節奏或將明顯加快。8月14日財政部下發《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至9月底累計完成新增專項債券發行比例不得低于80%,剩余的發行額度應當主要放在10月份發行。我們預計9月底前會有約8950億元左右規模的新增專項債將發行。此外,PPP的清理也進入到了尾聲階段。我們觀察到6月以來出庫節奏明顯放緩——6月僅出庫183個項目,較此前月均700余個大幅減少,出庫項目投資額也下降至2042億元。更值得注意的是,6月項目總投資回升——單月凈入庫項目的投資額從之前數月的凈減少回升至凈增加1744億元。截至6月底,PPP項目的總數為12534個、總投資額17.2萬億元,較5月底均有所回升。隨著基建投資的發力,將助力經濟穩增長。同時,中美貿易摩擦或許還有回旋的余地。
二是有強有力的盟軍——新入場資金。近期有不少媒體紛紛報導多家大型保險公司入場的事。加倉的標的主要包括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及金融股,每家的加倉規模有數億元。業界測算,假設2018年7月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增速增加至10.0%,投資于股票和基金的占比提升至12.5%,則可能有約600億元的增量資金。此外,彭博社報導“國家隊”資金開始入市干預,買入大盤藍籌股。“國家隊”的再次入場說明了2700點這一區域在管理層心中的重要性,也再次驗證了我們對于2700點時政策底的判斷。如果說保險資金還是常規軍的話,那么“國家隊”就是御林軍。另外,社保、養老金、企業年金等各路豪杰也紛紛趕來。
因此,指數雖創了新低,但我們還需要害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