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主持人:你近期一直強調不要只看指數具體點位,而是重點要留意盤面的幾個現象,強調盤面氛圍要比點位重要。這次先說說其中的細節吧?
袁月:主要看以下幾個細節:
1.漲跌停家數的多少。之前在盤面氛圍好的時候,每天漲停板能達到上百家,在稍微正常一點的盤面氛圍下,每天也會有五六十家漲停個股,而反觀最近兩周,這個數字基本上維持在二三十家。若再剔除新股和復牌股,主動漲停的個股家數就更少,并且沒有規律可言,都是超跌股的輪動。與漲停家數相對應的就是跌停家數,同樣剔除復牌和利空個股,主動跌停家數也反映了炒作情緒。目前每天跌停的個股家數并不多,說明恐慌情緒并不嚴重。
2.板塊效應的強弱。這代表資金抱團的力度。眾所周知,只有當一個板塊容量夠大的時候,才會吸引資金參與炒作。如果只是個股單打獨斗,那么注定走不遠。比如近期的騰信股份、神宇股份等,雖然也會實現多連板,但板塊內缺少助攻的個股,說明只有小部分游資在參與。
3.強勢股的持續性。對于當天漲停個股來說,如果真的強勢,第二天理論上應該高開高走快速封板,否則第二天則會沖板失敗或是沖高回落,甚至更弱的情況下直接低開低走。此外,對于非漲停個股,如果股價當天沖高回落,第二天直接大幅低開5個點以上,這就意味著前一天追高買入的人可能直接虧損近10個點,也是極度弱勢的一種表現。
以上說的這些特點都是最直觀、最簡單地判斷市場環境的方法。近期盤面上符合什么特性,投資者可以對比一下。當得出屬于弱勢環境的結論時,那么短線操作就一定不能過于激進,甚至可以選擇休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去重倉博弈,收益風險比是不劃算的,也不符合我一直強調的只做大概率事件的觀點。
主持人:明白了盤面需要注意的細節,對于可操作性有著重要作用。本周指數的量能再次出現萎縮,接下來會怎樣?
袁月:之前說過滬指的走勢和上證50指數關聯比較大,也就是權重股漲跌決定了指數的漲跌?,F在是否跌破2638點,對于指數的運行不會有本質區別。滬指量能本周已經跌破千億元,說明資金交易的情緒已經比較低。就目前來說,滬指調整的時間還不夠,還需繼續震蕩,即使開啟階段性反彈也要等9月份再看。
創業板由于權重股較少,加之資金有限,所以會出現和主板不同步的現象。主要方向依舊集中在近期一直不斷強調的大科技板塊中。這是資金短期比較集中的領域,不過需要注意的還是不要去追高買入,尤其是在情緒亢奮的時候。
通過近期的反彈行情可以看到,無論是權重白馬股還是題材股,反彈都是不同步的,力度上有很大差距。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資金的強弱不同。但其中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個股的基本面,也就是選股邏輯。所以還是那句話:盤面不好的時候,絕大多數個股都會受影響;但當盤面轉好的時候,不一定絕大多數個股都能上漲,漲幅大的一定是基本面具備亮點的個股。
主持人:選股邏輯是必須要明確的。臨近8月底,中報即將全部亮相,這其中有什么端倪?
袁月:中報對于確認之前的選股邏輯和判斷公司未來的增速都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為接下來的選股提供了最有利的依據。比如中國平安公布中報業績增速超33%,對于一個市盈率在10倍左右的業績白馬股來說,這個成績相當不錯。當然,指望這類個股在弱勢行情中短期能有多大的空間也是不現實的,更多還是用中線思維去考慮,并且操作策略也要與之相匹配。
主持人:記得你在上周文章中提到個股成交量,我發現廣澤股份的成交額一直較低。這個現象說明什么?
袁月:這只個股并非只有成交量低那么簡單,而是疑似莊股。因為從之前的K線形態來看,經常會有上下影線;分時圖也不規則,要么橫盤不動,要么急速拉升或者下跌;成交量總體較小,今年基本上維持在日成交1000多萬元的水平,而且經常會出現幾百萬元的成交量。從公司一季報持股結構來看,信托占據了4家,可以等中報出臺再看具體的持股結構。不過保險起見,對于這類股票還是要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