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是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首先對管理會計進行簡要概述,繼而重點分析管理會計的發展困境與創新發展,研究顯示:管理會計理論研究滯后、管理會計實務操作欠優、管理會計行業發展緩慢,造成了我國管理會計人才培育體系不健全、專業操作流程不規范、市場主體普遍不重視;鑒于此,文章提出我國要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倡導管理會計實操運用、注重管理會計技術創新,真正提升管理會計的實效性與時效性,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與較強的實踐意義。
長期以來,財務會計一直處于會計行業的核心地位,而管理會計卻往往被學術界與實務界所忽視,事實上,管理會計早在二十世紀初期就開始誕生,其與財務會計并列為傳統會計領域的兩大支柱子學科。財務會計的地位高于管理會計,在與財務會計對企業經營的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回報率等經營績效指標有著直觀的分析框架與運算公式,這非常符合資本市場各個主體對企業經營績效評判的需要,故而無論是監管者還是投資者,都比較重視財務會計,從而導致企業管理者更加注重財務會計的理論發展與實踐操作。
特別要指出來的是,管理會計的價值內涵是立足于財務會計的各類企業經營指標分析,著重為企業優化經營管理、提升經營實效、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是現代企業管理決策中必不可缺的會計環節。新時期我國企業面臨著轉型發展的挑戰與機遇,管理會計的作用日趨突顯,但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現狀與企業需求相背離,故而文章對管理會計的發展困境與創新發展進行探究,以期促進我國管理會計的跨越式發展,真正服務企業管理,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與較強的實踐意義。
一、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困境分析
(一)管理會計理論研究滯后,人才培育體系不健全
眾所周知,我國對于財務會計的重視度遠高于管理會計,故而在高校、研究所、企業研究院等理論研究機構中,財務會計是研究的核心與重點,而管理會計卻鮮有提及,故而造成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研究滯后。在此情況下,也使得我國管理會計人才培育體系不健全,最終造成人才的培育與儲備存在不足,這進一步影響了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的更新換代,從而形成管理會計發展的惡性循環。雖然在改革開放以來,國外關于管理會計的發展經驗開始傳入我國,這促進了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使得我國的管理會計處于快速成長期,但由于我國企業管理仍處于一個粗放的經營周期,故而高校等理論研究機構對于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仍不夠重視。
(二)管理會計實務操作欠優,專業操作流程不規范
如前所述,由于我國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滯后,我國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實際應用也非常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企業缺乏專業的管理會計綜合性人才,從而無法提供優質、可靠、及時、準確的管理會計分析報告,難以為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提供有效依據,管理會計在企業的實務操作中出現空白;第二,由于管理會計報告的實效性不高,企業管理人員對于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不足,在管理會計的人力投入、系統投入、技術投入等層面非常謹慎,這嚴重制約了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決策效能的發揮;第三,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氛圍不足,由此監管層及社會主體對于企業經營管理中管理會計的信息披露不關注,這進一步削弱了企業對于管理會計的實踐操作動力。
(三)管理會計學科發展緩慢,市場主體普遍不重視
由于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滯后,實務操作欠優,整個管理會計學科的發展異常緩慢,這進一步助推了市場主體對于管理會計不重視、不應用、不研究的消極風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目前缺乏一個權威的管理會計行業組織,從而導致管理會計缺乏必要的學科規范和行業紀律,從而致使管理會計的效能難以真正得到發揮;其次,政府關于管理會計的相關規定并不完善,從而間接地影響了其他主體對于管理會計的看法,最終延緩了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推廣的進程;最后,社會大眾對于管理會計的了解不足,也削弱了企業對于管理會計應用的積極性。
二、我國管理會計的創新發展探究
(一)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健全管理會計人才培育體系
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健全管理會計人才培育體系是我國管理會計創新發展的基礎與前提。要想加強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就必須堅持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高校要設立管理會計專業,突出管理會計在整個會計領域的地位與價值,真正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作為并列學科進行對待,尤其在學分設置上,要突出管理會計學科的重要地位,提升管理會計在師生心目中的地位,激發他們的研究興趣與動能;第二,在科研經費、科研立項、橫向課題等方面要對管理會計相關研究予以支持傾斜,引導專家學者對管理會計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以期實現在理論上的不斷完善;第三,要進一步明確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育思路,即堅持內部培育與外部引進并重的人才培育體系,并且將該人才培育思路向企業延伸,除此之外,還需對的舉辦相關管理會計研討論壇,邀請國內外管理會計專家進行學術交流,使得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的氛圍日益開放,提升管理會計的學科活力。
(二)倡導管理會計實操運用,規范管理會計基本分析框架
倡導管理會計實操運用、規范管理會計基本分析框架是我國管理會計創新發展的重點與核心。要想推動企業進行管理會計的實操運用,就必須注重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成立中國管理會計協會,統一對企業管理會計的運用流程進行規范,對管理會計的分析框架進行梳理,真正發揮其指導企業進行管理會計應用的重要作用;其次,政府要完善企業關于管理會計信息的披露,尤其是非財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結合的分析信息要及時披露,避免投資者對企業的發展判斷出現失誤,對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再次,要加強對管理會計的宣傳,鼓勵社會公眾學習管理會計相關知識,真正增強其對管理會計的理解,為管理會計的全面發展奠定群眾基礎;最后,要充分借鑒學習國外關于管理會計實務操作的經驗與技巧,鼓勵企業運用管理會計進行管理,不斷完善管理會計基本分析框架,真正提升管理會計的實際效能。
(三)注重管理會計技術創新,提升管理會計實務應用效能
注重管理會計技術創新、提升管理會計實務應用效能是我國管理會計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同質化、簡單化、程序化、公式化的財務會計工作將會被智能AI所替代,會計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這對于管理會計來說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歷史性機遇。一方面,利用財務會計轉型發展的契機,鼓勵優秀的財務會計人才向管理會計轉變,從而實現對管理會計的分析框架進行技術創新,更好的提升管理會計分析效能,實現管理會計又快又好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時代大數據、云服務、生物科技等信息分析技術的發展機遇,提升管理會計的信息提取及分析的能力,真正實現對原始數據的進化式處理,從而提升管理會計對企業管理者決策的輔助效能,真正發揮管理會計的管理職能。
三、研究結語
綜上所述,管理會計是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我國新經濟、新動能、新模式順利落地的技術保障,因而我國必須在理論上與實踐上對管理會計的發展給予支持。誠然,擋墻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研究與實務操作均存在滯后,管理會計人才儲備不足,管理會計分析框架不健全,管理會計效能沒有充分發揮;但由于我國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確立,國內研究風氣日益改善,未來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面臨著非常重大的機遇,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國各行各業快速的落地應用,進而會反過來促進我國管理會計學科又好又快的發展,從具體的操作上說,我國應該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健全管理會計人才培育體系;倡導管理會計實操運用,規范管理會計基本分析框架;注重管理會計技術創新,提升管理會計實務應用效能;最終實現管理會計又好又快的發展。(作者單位為河南大學商學院)
作者簡介:李淑慧(1998—),女,漢族,山東濰坊人,河南大學商學院,2016級本科生,會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