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國強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在科研單位的投入比例越來越大,但是科研單位由于成本管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從而使得科研單位經費沒有得到有效利用,時常發生浪費、貪污、挪用的情況,對科研單位的公眾形象、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文中就科研單位如何強化成本管理展開了探討。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關鍵階段,而科研單位作為我國重要的科學研究組織,為更好地發揮服務社會、促進科技進步功能,應在這個改革大潮中不斷改革完善自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新常態下加強對科研單位成本的管理,是促進科研單位發展的基礎,是促進科研單位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必經之路。
一、增強成本控制觀念的創新
首先,應樹立起成本控制主體的觀念,科研單位在參與市場競爭時,其作為一個獨立市場的競爭主體需要承擔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責任,尤其是在轉制之后一旦失去了政府的財政支持,將會對其生存能力帶來巨大挑戰,而單位成本高低直接關系到單位利潤的高低。因此,科研單位各層管理人員、員工應樹立起成本控制主體的觀念,加大對成本控制的重視,降低運營的成本,進而增強單位的競爭力。
其次,應樹立起成本經營的觀念。成本經營理念作為成本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成本與效益、成本控制與經營戰略間相互抉擇關系的處理。應在選擇投資方案、設計產品功能、安排工藝流程、組織協調經營等各個環節中將長期經營目標與短期經營行為緊密同成本控制工作聯系起來。
最后,樹立起成本競爭的觀念。競爭在市場經濟條件是是任何單位都不能避免的,競爭在產品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轉變成了質量、價格上的競爭,要想在市場中有競爭優勢首先就給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才能有發展、壯大的前提。所謂的物美就是產品質量高,而價廉則是要采用成本領先戰略,降低運營成本,形成價格上競爭的優勢。樹立成本競爭觀念,就是要將成本控制工作放到事關單位生存、發展的位置上來,以成本優勢給競爭對手營造市場壁壘,從而獲得成本競爭的優勢。
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一方面,應針對科研項目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科研成本管理制度。對各類科研項目成本的開支范圍、審批手續進行研究分析,并在形成制度文件予以明確;進一步完善科研項目的預算管理、公務接待費與差旅費標準、經費支出審批、項目招標、采購制度、經濟合同審批、材料出入庫管理制度等,財務部門應以資產清查、科研項目成本核算、盤點制度、項目成本控制績效考核等作為科研項目成本支出的監管依據,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成本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完善。注意,針對差旅費補助、會議費等成本費用支出,通過制定合理的定額包干標準,進而避免成本費用支出的隨意性。
另一方面,強化對內部的控制,對科研項目成本開支的情況建立定期檢查、臨時抽查為主監察方式的內審機制。成立科研項目經費的內審工作組,由科研項目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科研人員組成,內審工作組按照項目經費預算、項目進度等相關要求對項目的進展情況、費用開支的相關性和合規性及合理性等展開監督、檢查。對于基建項目、修購項目等無法完成的大型審查項目可以在內審基礎上委托外審對科研項目成本支出的全過程進行監督,禁止真空監管情況的出現。
三、加強績效管理工作
通過加強績效管理工作,進一步提升科研單位成本管理的水平。首先,建立績效評價制度,為科研單位各項管理制度有效性予以保障。其次,充分發揮績效評價的作用,將科研單位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制度中存在的弊端顯現出來,讓相關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并進行完善。再次,審查過程中就個別科研項目或是部門績效差的原因應深入展開分析,并限期參照相關規范進行整改、完善,堵住漏洞,杜絕發生成本虛漲的情況。最后,建立切實有效的獎懲制度,對業績表現良好的項目、部門予以表揚,并在單位內推行該部門的管理制度、方式方法等,樹立楷模鼓勵科研單位其他部門學習,通過運營優秀部門的成本管理方式而實現標準成本。科研單位的成本管理模式應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向標準化、數字化的發展方向前進。
總而言之,成本管理作為至關重要的一項財務管理工作,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定、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不斷深入,科研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應引入成本管理的思路、方法,借助現代化的成本管理理論、方法促進科研項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時通過建立完善、健全的科研單位成本管理的制度、體系,確保科研單位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提升。(作者單位為海裝沈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