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鳴紅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對費用的定義表述為:費用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耗費。具體包括:企業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制造費用、間接制造費用;為管理生產經營活動、銷售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期間費用。本文就除直接材料外的各項費用預實管理進行探討。
一、當前企業費用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費用預算脫離經營活動、業務計劃,未能做到企業的資源最佳配置。往往根據經驗主義,把有限的資源花在了不重要或者年度目標中未明確的事項中來,而年度計劃中重點實施的項目卻無暇顧及,最終亦難以確保年度目標實現。
(二)費用未能恰當分類管理。費用簡單的按財務核算進行管理,未能從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所需出發,忽視了各項費用的特有屬性。
(三)費用預算、核算不夠精準。預算方法、核算方法單一、粗放,基數數據不夠精細,各項標準缺乏。
(四)缺乏有效的費用控制機制。指標上傳下達,只顧頭尾,不問過程,也沒有針對的控制策略,致使過程控制失控。
(五)人工管理成本高。費用項目數量較多,人工控制應接不暇,冗長的管理流程如未能建立科學的現代信息化管理系統,就難以實現快速、準確有效的企業經濟決策支持。
二、費用預實管理
(一)基于業務計劃開展費用預實管理。企業的經營活動、業務計劃是各項費用預算的輸入,業務計劃決定著什么時候、花多少錢、怎么花、錢花了之后的效果應如何,只有基于業務計劃進行資源配置,才能確保企業年度目標的實現,以此為依據開展的費用管理才具有其價值。
(二)科學進行費用分類,賦予相應部門預算管理職權。
1.按照成本性態劃分。通常可以把費用區分為固定費用、變動費用和混合費用。
固定費用,是指其總額在一定時期及一定產量范圍內,不直接受業務量變動的影響而保持固定不變的費用。固定費用按其支出額是否可以在一定期間內改變而分為酌量性固定費用和約束性固定費用:前者是指通過管理人員的決策行為可改變其數額的固定成本,如廣告費;后者是指受事前客觀因素的影響,管理人員無法憑意愿改變其數額的固定成本,如固定資產折舊。
變動費用,是指在特定的業務量范圍內,其總額會隨業務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費用,如生產部門的水電費。
混合費用,就是“混合”了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兩種不同性質的費用。一方面,它隨業務量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它們的變化又不能與業務量的變化保持著純粹的正比例關系,如生產部門的修理費。
通過成本性態分析,將費用分為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兩類,對于費用的預測、決策和分析,特別是對于控制費用和尋求降低費用的途徑具有重要作用。
2.按業務類劃分。費用可基于管理會計、分權分級有效管控的原則對財務口徑的費用進行重分類,分為銷售類費用、管理類費用、質量成本、技術開發費、制造類費用、折舊攤銷、保險稅金和財務費用等,并由相應部門直接進行預算管控。
銷售類費用,指銷售過程中發生、動因主要依存于銷售業務、由銷售部門實施控制的費用項目。
管理類費用,指為組織與管理公司生產經營所發生、應由企業職能管理部門統一管理或控制的費用項目。如辦公文印費、培訓費、勞動保護費等。
質量成本,指在產品出廠前后因未達到質量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凈損失,由質量部門實施控制的費用項目。
技術開發費,是指公司生產經營中發生的用于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由產品技術部門實施直接管理控制的費用項目,包括試驗開發費、外委開發費等。
制造類費用,指生產過程中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其動因主要是依存于工時或產量、由各生產單位實施控制的費用項目,包括修理費、水電費、油料、運輸費等。
折舊攤銷,指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攤銷額)進行系統分攤。
保險稅金,指公司支付給保險公司的財產保險費、車強險費,以及在經營活動發生、需根據國家稅收法規政策計繳的各種稅費。
財務費用,指公司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承擔的資金成本,包括會計上計入當期損益的資金成本支出以及資本化的資金成本支出。
(三)合理采用預實方法。根據不同的預算項目,各項費用可以采用固定預算、彈性預算、零基預算、增量預算、滾動預算等方法進行預實管理。方法的選取關鍵在于費用的成本性態分析、動因識別,同時也參考歷史數據判斷。
對一項費用選定了方法,那么預算及實際管理都應遵循同一原則,預實管理更加強調預算要不斷契合實際,通過實際建立標準,滾動修正預算。
(四)構建系統的費用管控機制,創新費用預實管理信息化。可通過如下措施構建系統的費用管控機制:建立費用使用前審批流程;費用審批授權;強化月度執行情況報告、季度預算分析;定時召開預算分析會;創新費用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從預算指標下達到費用使用、報賬核算、報告輸出、差異分析等構建完整的預實信息流,為公司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作者單位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