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杰
稅務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它關系到企業在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僅能夠以最小的成本投入使企業獲得最大化收益,還能夠為企業長久發展奠定基礎。企業稅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企業稅務管理是指企業對有關稅務工作的預測分析、計劃實施、過程監管以及經過報告等整個過程管理。一旦出現偷稅漏稅等違法違規事件,企業將面臨接受嚴重處罰或關停的風險。因此強化企業稅務風險防范和化解管理體系,為企業做到在合理納稅的前提下盡量節約稅款,才能實現企業的收益最大化既企業的經營目標。本文分析了影響企業稅務產生風險的主客觀因素,并積極探討企業稅務風險的防范策略。以供同行借鑒參考。
一、 影響企業稅務產生風險的因素
(一)主觀因素
企業管理者納稅觀念不強,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貫穿于企業整個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所以企業的任何部門的業務活動都存在產生風險的可能,因為企業的稅收概念不強,企業稅務管理的關注是不夠,企業的稅收管理,由財務系統代為管理,缺乏專職稅務管理機構,更嚴重的是有些企業進行的稅務管理,為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增加收益冒著違反了稅務法律法規的風險,蓄意采取瞞報少報甚至不報的偷稅漏稅錯誤行為,而帶來一定的稅務風險。
企業內部管理存在疏忽,企業內部控制較小,會產生企業稅務管理風險。內部控制是企業能夠健康長久發展的前提基礎,它對企業的稅務管理的影響作用非常之大。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內部控制能力不強,制度也不完善。
(二)客觀因素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處于轉型期,企業管理法律法規不健全。因此,企業稅收風險加大。稅務機關執法規范不夠規范,執法證據不充分。我國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稅收政策不斷變化,這給稅務管理工作帶來的巨大困難。由于市場競爭越來越嚴重,有些企業為牟利而采取提供虛假發票的行為,同樣給企業帶來的稅務風險。
二、企業稅務風險的防范策略
(一)誠信納稅觀念
所有企業都有特定的企業文化,這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和風格。如果企業文化是不誠實的,或者無視法律約束,不遵守社會公德,那么企業就有可能違反國家制定的各項法律。企業對稅務管理的態度也受到自身文化的影響,可能存在較高的稅務風險或較高的稅務風險。誠信的企業文化、守法的企業文化和社會公德可以幫助企業規避或降低稅務風險。企業管理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企業誠信稅收文化的培育和形成需要高層的認可和支持。
(二)融洽稅企關系
從政府角度分析,稅收具有財政收入和經濟控制的功能。政府會從納稅人利益角度考慮,制定符合不同納稅人意愿的稅收政策。稅收差異政策就是成功典型例子,在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調整和擴大就業機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企業應了解稅務機關的工作過程詳細,應加強聯系和溝通,以獲取該協議與稅務機關對稅法的理解,尤其是在一些模糊和新事物,并得到稅務機關批準。只有企業的稅收籌劃、稅收優惠政策的最大適用和地方主管稅務機關的批準才能避免無效的規劃,這是成功實施稅收籌劃方案的關鍵。這里所說的“協調與溝通”,并不是暗示企業要與稅務機關的具體負責人搞好關系,讓他對謊報虛報稅費的情況假裝不知情,從而達到減少納稅、不處罰、輕處罰的目的。目前,隨著稅務稽查的不斷加強,國家反腐敗和經濟案件的增多,這種做法不僅有利于企業減少納稅,而且還會增加企業的稅務風險。
(三)強化企業管理
許多企業經營者已經采取了必要的稅收管理措施。許多企業也建立了相應的稅收風險規避制度,但企業仍需為稅收問題承擔風險。總體說來,企業規避稅收風險的能力是由企業管理的有效性決定,但企業管理的有效性是短暫的,但它是一個短板的操作在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因此,根據多年的企業經營實踐經驗得出,避免企業稅務風險的根本策略是提高企業管理的有效性。企業只有堅持使用現代稅務管理軟件和實施管理監督措施,才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例如,某企業因稅務工作繁重而因管理疏漏從而造成稅務風險這一問題,企業管理者號召要求所有企業員工,其中重點是從事生產、銷售人員,統一參加有關稅務法律的學習培訓活動,詳細了解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可能產生的稅費情況。通過全員的稅務學習分析,有利于企業管理者及早發現管理漏洞,及時有效規避了稅務風險。
三、結語
企業稅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不僅能夠以最小的成本投入使企業獲得最大化收益,還能夠為企業長久發展奠定基礎。強化企業稅務風險防范和化解管理體系,為企業做到在合理納稅的前提下盡量節約稅款,才能實現企業的收益最大化既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作者單位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