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
目的:探討采用顯微鏡支持喉鏡下行聲帶息肉摘除術的治療效果和臨床體會。 方法:將近幾年來本院收治的92例聲帶息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顯微鏡支持喉鏡下行聲帶息肉摘除術,對照組采用纖維喉鏡下激光切除術;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總結臨床體會。結果:兩組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率和總有效率等療效指標,以及Jitter、Shimmer和NNE等嗓音學相關指標方面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采用顯微鏡支持喉鏡下行聲帶息肉摘除術,創傷小、痛苦輕、并發癥少、恢復快、療效佳,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手術方法。
【關鍵詞】 聲帶息肉;支持喉鏡;纖維喉鏡;療效
聲帶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聲帶的淺表層或固有層發生的慢性增生性的良性病變,也是咽喉炎的一種特殊臨床病理表現 [1]。聲帶息肉給患者的發聲和日常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嚴重者可因息肉導致窒息而威脅生命安全,甚至還有癌變的可能。臨床上對于聲帶息肉治療,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常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傳統的手術方式是采用纖維喉鏡下摘除術或行激光治療,僅需表麻即可完成,但手術的適應證受到限制,患者術中的痛苦較大。隨著顯微鏡支撐喉鏡的應用,因適應證廣,術中視野清晰,術中痛苦輕,手術成功率高等優點,已在耳鼻咽喉科得到廣泛開展。我們近幾年來分別采用顯微鏡支撐喉鏡下行聲帶息肉摘除術和傳統的纖維喉鏡下摘除術的92例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討論,比較兩種手術方式的優缺點,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手術治療的聲帶息肉9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齡19~65歲,平均(35.6±4.8)歲;體質量43~86kg,平均(61.8±4.7)kg;病史3~15月,平均(6.4±2.8)月。單側82例,雙側10例;息肉個數1~3枚,平均(1.6±0.2)枚;直徑1.5~3.5mm,平均(2.5±0.6)mm。按患者自主選擇的手術方法,將其分成觀察組(n=46)和對照組(n=46);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入選標準:根據病史、癥狀、喉鏡檢查初步診斷,經手術和病理檢查確診;患者知情選擇手術方式,獲醫院倫理道德批準。2)排除標準:咽喉部及聲帶等惡性腫瘤,聲帶囊腫、乳頭狀瘤;心肺肝腎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精神障礙不能配合手術等。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顯微鏡支撐喉鏡下行息肉摘除術。患者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平臥與手術臺上,將支撐喉鏡從氣管插管中置入喉腔,從前聯合處充分暴露出聲帶;在顯微鏡的直視下切除息肉,用蘸有1∶1000腎上腺素溶液的棉片擦抹聲帶切口表面,觀察切口無出血后取出支撐喉鏡。
對照組:采用纖維喉鏡下激光切除術。常采用面麻醉,鼻腔和咽部常規丁卡因噴霧表麻,在間接喉鏡的指引下,向聲帶表面滴入1~2滴丁卡因溶液,共滴3次;待麻醉起效后,將纖維喉鏡從鼻咽腔插入,將YAG激光的光纖從活檢孔伸入至聲帶處,調整好電流強度后切除息肉。術后禁聲1周,適當使用抗菌藥物防治感染。
1.4 觀察指標
患者出院時,統計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率和總有效率等在、療效指標。采用Sclence for windows 軟件測試基頻微擾(Jitter)、振幅微擾(Shimmer)和聲門噪音能量(NNE)等嗓音學相關指標。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計數和計量資料分別以(n,%)和(±s)表示,組間用χ 2和t檢驗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并發癥率明顯少于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0.05)。
2.2 嗓音學指標的比較
術后4周時,觀察組的Jitter、Shimmer和NNE等嗓音學相關指標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纖維喉鏡下激光切除術一般采用表面麻醉,常需在間接喉鏡下表面進行3次,花費時間相對較長;表面麻醉的效果有時欠佳,患者術中感受到的痛苦較明顯。纖維喉鏡的鏡體相對較粗,易對鼻咽部、喉部、聲門等處造成副損傷;激光切除術時電流強度難以掌握,通過燒灼切除病灶時易對聲帶黏膜造成損傷,有增加聲帶粘連的可能性,影響術后聲帶震動功能的恢復 [2]。因其手術副損傷和痛苦較大,息肉病灶不易完整清除等原因,已逐漸被顯微鏡支持喉鏡手術所替代。
隨著醫療科技的快速發展,顯微鏡支撐喉鏡下手術逐漸代替了傳統的纖維喉鏡手術。該術式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聲門部較松弛,容易顯露出聲門下的聲帶等組織,手術視野較清晰,手術操作的時間相對較短,對咽喉部、聲門和聲帶的損傷較輕 [3]。在顯微鏡的放大下能在直視下較完整的切除息肉的病灶,采用腎上腺素溶液止血后,對聲帶局部黏膜損傷較小,術后不易形成聲帶粘連 [4]。支持喉鏡鏡體較小,術后不影響聲門的閉合,有利于聲帶震動功能的恢復。
在本研究中,采用顯微鏡支撐喉鏡的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并發癥率明顯少于采用纖維喉鏡激光治療的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提高,Jitter、Shimmer和NNE等嗓音學相關指標明顯改善(P<0.05),顯示出較好的療效和安全性,與李曉娜 [5]研究的結果相一致。綜上所述,采用顯微鏡支持喉鏡下行聲帶息肉摘除術,具有創傷小、痛苦輕、并發癥少、恢復快、療效佳等優點,是一種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的手術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陳金中,陳思思,伍玉軍.支撐喉鏡與纖維喉鏡下手術切除聲帶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01):7273.
[2] 曾星敏.顯微支撐喉鏡與纖維喉鏡下摘除聲帶息肉臨床療效比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06):7677.
[3] 李小群,王春雷,戚樂.支撐喉鏡和電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07):4143.
[4] 王懷普.支撐喉鏡下顯微外科治療聲帶息肉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15,07(03):688689.
[5] 李曉娜.纖維喉鏡、支撐喉鏡下手術治療聲帶息肉的療效探討[J].中外醫療,2014,11(0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