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春 陳玉軍 尹春輝
【摘 要】 目的:探討Ⅱ型糖尿病患者運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探究其與骨質疏松間的關系情況。方法:選取本院治療的96例Ⅱ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同期行正常體檢的96例健康女性患者作為對照組,分別對兩組患者行腰椎正位(L1L5)及右側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測量,檢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C肽(CPeptide,CP)及糖化血紅蛋白值(HbA1c),對以上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及相關性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的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發生率分別為16.67%(16/96)、14.58%(14/96),顯著高于對照組7.29%(7/96)、5.21%(5/96);兩組患者年齡越大,骨密度值越低,觀察組50歲以上患者骨密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同體質量指數(BMI)及CP呈顯著正相關(P<0.05);同年齡、病程時間及HbA1c值呈顯著負相關(P<0.05)。結論:Ⅱ型糖尿病患者較健康患者骨密度明顯降低,應積極進行控制及治療。
【關鍵詞】
Ⅱ型糖尿病;雙能X線骨密度儀;骨質疏松
由于目前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糖尿病并發癥較多,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1]。其中Ⅱ型糖尿病患者多并發骨質疏松癥,若出現骨質疏松,患者的行動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甚至出現骨折,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究Ⅱ型糖尿病同骨質疏松間的相關性情況,運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Ⅱ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對照組骨密度進行測量,得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治療的女性Ⅱ型糖尿病患者共計96例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進行正常體檢的健康女性患者96例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年齡為27~79歲,平均年齡(54.78±24.69)歲;對照組年齡為30~81歲,平均年齡(58.60±25.1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對比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得到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進行本研究。
1.2 入組及排除標準
入組標準:符合Ⅱ型糖尿病診斷標準:有典型糖尿病癥狀,加空腹血糖≥7.0mmol/L,或隨機血糖≥11.1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或OGTT檢查2h血糖≥11.1mmol/L;無其它腎、肝等臟器功能損傷者;無精神疾病伴發,依從性良好者;
排除標準:不符合以上II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入院前10日內服用了相關補鈣類藥物;肝、腎功能不全者;心功能不全者;合并感染、惡性腫瘤或血液系統疾病者;既往存在藥物過敏史者;患者伴發精神疾病,依從性較差者。
1.3 儀器及方法
1.3.1 儀器與設備 雙能X骨密度儀選用HOLOGIC公司(美國,波士頓)生產的雙能X骨密度儀;CP及HbA1c測定選用日立公司(日本,東京)生產的7600020型全自動生化儀。
1.3.2 操作方法 骨密度儀開機后可進行掃描,掃描前囑患者將外衣脫掉,將身上金屬物品移除,記錄患者的準確年齡、身高及體重。被檢察者仰臥于掃描床上,將兩足尖并攏并固定于三角支架上,將掃描儀切換至標準掃描模式,掃描方向為從足側向頭側掃描,掃描后獲取掃描報告單。
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對CP及HbA1c進行生化分析。
1.4 觀察指標
世界衛生組織(WHO) [2]將骨密度水平定為以下4項標準:
正常:在年輕人平均值的1SD內(+1~-1SD)
低骨密度:低于年輕人平均值1~2.5SD(-1~-2.5SD)
骨質疏松:低于年輕人平均值2.5SD(低于-2.5SD)
嚴重骨質疏松:低于年輕人平均值2.5SD,伴有一處或多處骨質疏松性骨折。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 2檢驗;對患者骨密度同年齡、病程、BMI、CP及HbA1c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進行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骨質疏松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發生率分別為16.67%(16/96)、14.58%(14/96),顯著高于對照組7.29%(7/96)、5.21%(5/9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 2=6.013,P<0.05)。
2.2 不同年齡段BMD比較
兩組患者年齡越大,骨密度值越低,觀察組50歲以上患者骨密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3 生化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年齡、BMI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FPGA及HbA1c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如下表3所示。
2.4 相關性分析
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同體質量指數(BMI)及CP呈顯著正相關(P<0.05);同年齡、病程時間及HbA1c值呈顯著負相關(P<0.05)。
3 討論
糖尿病人較容易患上骨質疏松 [35],臨床研究表明Ⅰ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是減低的,還容易發生骨質疏松、骨折,Ⅱ型糖尿病骨密度可存在升高、正常及降低的。但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整體骨強度是下降的。總體來說,Ⅱ型糖尿病人的骨質疏松發生率較高,容易發生骨折。Ⅱ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年齡較大,常合并多種并發癥,包括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還有糖尿病的一些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發生摔倒,加之骨質疏松,很容易發生骨折。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來說,合并腎病以后,常常會出現鈣磷代謝異常,發生腎性骨病,也容易發生骨質疏松和骨折。因此糖尿病患者均應關注骨質情況。
目前對于骨質疏松的診斷“金標準” [67]就是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目前在臨床中已廣泛應用 [8]。本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的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發生率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人群,且隨著病情時間及患者年齡的增長,BMD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證明高血糖是影響BMD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同體質量指數(BMI)及CP呈顯著正相關(P<0.05);同年齡、病程時間及HbA1c值呈顯著負相關(P<0.05)。說明患者高齡、病程長以及血糖控制較差等是骨質疏松發生的高危因素,因此對于血糖的積極控制及及時骨密度測量,均是對早期糖尿病骨質疏松預防的積極手段。
參考文獻
[1] 黃淑玉,劉鋒,吳敏,等.應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探討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的影響因素[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6,22(02):166168.
[2] 王蜀湘,胡廷海.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7,23(03):3537.
[3] 王雪潔.Ⅱ型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癥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超聲診斷的應用價值[D].石河子大學,2015.
[4] 房玲玲,張啟華.Ⅱ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C].浙江省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學術年會暨骨質疏松癥和骨質疏松性骨折診治進展專題研討會,2015.
[5] 楊小明,熊海,劉靜,等.雙能X線骨密度儀與定量CT測量骨密度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12):23282329.
[6] 孫曉雷,馬信龍,薛惠予,等.天津市221例青少年雙能X線骨密度分析[J].天津醫藥,2017,45(07):715718.
[7] 賈莉.雙能X線骨密度儀椎體骨密度測定骨質疏松癥100例的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02(17):119121.
[8] 王學松,楊濤,郭吉敏.腰椎定量CT與雙能X線骨密度儀對骨質疏松癥診斷價值的對比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7,15(06):7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