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燕
習近平:“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有明確的目標要求、立足點、原則,就必須了解并認同我們的傳統文化,就必須“要講清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fā)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chuàng)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黨的十八報告,以簡明扼要的表述,向全社會提出了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又一次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許多新的重大部署,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在價值理念和價值實踐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開展具體的培育和踐行實踐,需要在總要求的規(guī)范、原則的指向上、重點落實上有一個明確的思路。
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總要求
目標決定方向,要求彰顯標準。沒有確定的目標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會方向模糊、失去成效。全面理解、把握這個目標要求,才能確保培育和踐行活動見成效、收實效。
(一)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人的成長是一個連續(xù)的生命過程,從啟蒙開始并由此延伸到國民教育全過程,乃至終身教育,都有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才能筑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定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乃至人生的全過程。各級各類學校必須因地、因時、因需制宜,圍繞不同年齡受教育人的身心特點,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教育內容,在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系的基礎上,將之衍生到終身教育體系。
(二)制度引領、法制保證
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融入制度建設中,促進社會和諧,弘揚時代精神,彰顯主流價值,鼓勵正確的行為、譴責錯誤的行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升到法制保證,通過法律等方面的保證來增強人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
(三)加強輿論宣傳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把宣傳教育放在第一位。牢牢抓住輿論導向的主動權,做好各種形式的宣傳如日常形勢宣傳、成就宣傳、主題宣傳、典型宣傳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其中,唱響主旋律,傳遞真善美、傳播正能量,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則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價值觀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價值觀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質的體現。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我們必然堅守根植于中華文化沃土又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價值觀。習近平指出:“要引導人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弄明白“四個講清楚” ,四個講清楚緊扣文化立足,成為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原則。
首先,必須弄清楚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我們必須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從歷史傳統中吸取力量。講清楚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與基本國情,真正體會到中華文化的精神實質。
其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時刻銘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懷,“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體會到這些民族精神背后所蘊含的民族自豪感,我們要從日常的學習生活做起,以實際行動來弘揚民族精神。
最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的國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淵源于中華民族5千年的文明史,是對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講清了一個道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所望,是時代進步的要求指向。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與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在人們的實踐中,不斷發(fā)展和延續(xù)。為此,我們要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活的實情,迎接時代的挑戰(zhàn),深刻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內涵,著重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感染力。(作者單位為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寶雞市分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