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東輝
造假上市丑聞再添一例。證監會調查發現,金亞科技為了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通過虛構客戶、虛構業務、偽造合同、虛構回款等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騙取首次公開發行(IPO)核準。其中2008年、2009年1月至6月虛增利潤金額分別達到3736萬元、2287萬元,分別占當期公開披露利潤的85%、109%。上述行為涉嫌構成欺詐發行股票罪。調查還發現,金亞科技和相關人員還存在偽造金融票證、挪用資金以及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犯罪嫌疑。證監會專門與公安機關進行了會商,決定將金亞科技及相關人員涉嫌欺詐發行等犯罪問題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深交所6月27日表示,金亞科技因涉嫌欺詐發行等犯罪問題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深交所已對金亞科技啟動了強制退市機制。金亞科技自6月27日起復牌交易30個交易日,證券簡稱將暫時調整為“*金亞”。深交所將依法依規及時對公司股票做出是否暫停上市決定,依法依規妥善做好金亞科技退市工作,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金亞科技是創業板第一批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沒想到竟然是靠財務造假騙取的上市資格。這么一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公司,上市后卻獲得了市場熱烈追捧,股價最高炒到68.30元。公司上市近9年,累計現金分紅0.87億元,現金分紅總額約占其IPO募集資金的五分之一。因為公司根本不盈利,實際上就是把募集資金分了五分之一給股東。這樣的公司居然也能在A股市場混跡9年之久,足見A股市場之好混。
金亞科技并不是孤案,創業板還有一家公司萬福生科(現更名佳沃股份),同樣也是財務造假上市,但是它卻躲過了退市的命運。萬福生科比金亞科技晚兩年上市,但上市不到一年即東窗事發,其在造假的手段上卻更“狠”,公司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連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龔永福也感嘆:“造那么狠的假干什么?”
當時萬福生科被稱為創業板造假上市第一股,那個時候人們不會想到真正的創業板造假上市第一股其實是金亞科技。按理萬福生科應該被強制退市,但當時監管部門給萬福生科留了一條生路,最終證監會對萬福生科處以30萬元罰款;對董事長兼總經理龔永福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對龔永福、覃學軍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龔永福后被判刑三年六個月。該案的其他高管人員和保薦機構等中介機構也都領到了證監會的不同罰單。
萬福生科之后創業板又冒出了造假上市第二股欣泰電氣,這一次欣泰電氣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欣泰電氣成為創業板因為重大違法被強制退市第一股。但欣泰電氣似乎并不服氣,一路打官司打到了二審。因為公司自我感覺并不是創業板中最差的公司,當時的萬福生科就是一個該退不退的例子,現在又添金亞科技。金亞科技不僅造假上市,而且上市后又繼續造假續命,是一家徹頭徹尾靠財務造假維持上市地位的公司,而它已經蒙混了那么久。這說明欣泰電氣的不服有其根據。
其實金亞科技早在2015年就已經攤上大事了,2015年6月5日金亞科技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嫌證券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到2016年1月27日,公司實際控制人周旭輝也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而被立案調查。如果金亞科技不退市,那確實是無法讓欣泰電氣服氣的。退市制度只有做到程序化、模式化,這個退市制度才是有效的,可持續的。
金亞科技如果最終退市,表明退市制度正在朝著制度化、模式化的方向邁進,這是一大進步。但在投資者的保護上卻沒有任何進展,除了口頭的表態,看不到有什么實際舉措,對投資者賠償沒有做出任何制度性的安排,相反卻要求做好輿情的分析研判工作。
金亞科技退市之前還要再進行30個交易日的交易,這對投資者整體而言是毫無意義的,是將退市風險在二級市場再次分攤,最后的損失不是張三就是李四承擔。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把投資者看成是一個整體,無論是張三還是李四來買單,都是投資者的損失。只有讓退市公司及其大股東和中介機構來賠償,這才是有意義的。否則退市制度仍將很難推進下去。
(想要了解作者更多觀點,敬請關注“時評君”的微信公眾號、百家號、大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