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孫榮瑾
【摘 要】 目的:探討對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ation,PFNA)內固定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10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被選入本組研究,均為老年患者,且為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病例資料選擇起止時間為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入組患者被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實施對比研究,每組50例,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結果:不同的護理干預之后分別對兩組實施髖關節功能評估,經評分與比較。觀察組和參照組評估為優、良、可、差的患者分別為35例、12例、3例、0例,以及20例、21例、5例、4例,組間比較總優良率,觀察組為94.00%,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4.00%,(P<0.05)。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參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4.00%,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對行PFNA內固定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效果確切。
【關鍵詞】 股骨粗隆間骨折;老年患者;內固定術;護理;髖關節功能;并發癥
股骨粗隆間骨折在老年群體中具有很高的發病率,臨床治療中,PFNA內固定治療的應用較多[1]。為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還需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干預。本次研究探討對行PFNA內固定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被選入本組研究,均為老年患者,且為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病例資料選擇起止時間為2015 年4月至2018年4月。入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別有59例、41例,患者年齡為61歲~89歲,平均年齡為(66.12±3.25)歲。入組患者被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實施對比研究,每組50例,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對兩組的平均年齡、受傷原因等一般情況實施對比,無明顯差異,資料均衡,具備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入組患者均接受PFNA內固定治療,參照組實施同步的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包括:1)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之后及時與其進行交流,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并這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態、文化程度等對其實施必要的PFNA內固定治療的相關知識講解,安撫患者情緒,并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提高其臨床依從性。2)疼痛護理。及時與患者進行交流,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對其疼痛部位和疼痛感等進行詳細記錄,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止痛藥。另外,為患者播放一些老年人愛看的娛樂節目,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以獲得更好的疼痛緩解效果[2]。3)飲食護理。充分考慮老年患者的消化功能和機體狀況以及PFNA內固定治療對患者機體產生的影響,為其指定合理的飲食方案。指導患者少食多餐,囑患者多食用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及易于消化的食物等。4)并發癥護理。提高對各種并發癥的警惕性,做好對患者的基本護理。定時為患者翻身,及時更換床單等,以避免壓瘡的出現。同時,指導患者合理呼吸,并注意衛生,避免肺部感染。適度抬高患者股四頭肌、腓腸肌等,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避免靜脈血栓的出現[3]。5)功能鍛煉。術后早期,即引導患者參與功能鍛煉。術后6h,對患者實施適度的下肢肌肉按摩。術后3d,指導患者參與一定的下肢運動。之后,視患者實際情況,幫助其下床活動。
1.3 觀察指標
干預后4周,對兩組患者實施 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滿分100分,90分以上為優, 80~89分為良,70~79分為可,<70分為差[4]。并記錄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對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檢查結果進行完整的收集,并統一導入版本為SPSS 19.00的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對P值大小進行檢測, P<0.05提示數據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后4周髖關節功能評估與比較
不同的護理干預之后分別對兩組實施髖關節功能評估,經評分與比較。觀察組和參照組評估為優、良、可、差的患者分別為35例、12例、3例、0例,以及20例、21例、5例、4例,組間比較總優良率,觀察組為94.00%,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4.00%,(P<0.05)。
2.2 兩組臨床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與組間對比
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參照組有2例出現壓瘡、3例出現肺部感染、2例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并發癥發生率為14.00%,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
3 討論
PFNA內固定治療具有安全、微創等特點,已經成為目前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手術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身心影響,并存在一定的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為此,有必要及時地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提高治療效果[5]。本組臨床研究實踐結果表明,與常規護理模式進行比較,對行PFNA內固定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以獲得更好的臨床效果。其中,實施綜合護理的觀察組護理后髖關節功能優良率達到94.00%,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4.00%。同時,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這是因為,在綜合護理模式下,圍繞患者的實際情況這一中心,從心理護理和疼痛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多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為患者提供了身心方面的護理服務。同時,聯合實施并發癥護理并引導患者參與早期功能鍛煉,可以更好地預防各種并發癥的出現,促進患者的功能改善[6]。
綜上所述,對行PFNA內固定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效果明顯。該護理方案在改善患者髖關節功能以及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方面具有肯定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田開峰,劉凡凡.護理干預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抗旋股骨近端髓內針內固定術后患肢康復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23):2174-2175.
[2] 徐柳鳳,官華芳.精細護理在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30):110-111.
[3] 蔣小燕,袁亞娟.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圍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0):171-172.
[4] 曾祥華,汪玲,李梅,等.綜合性護理干預對PFNA內固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髖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5):121-122.
[5] 劉俊國,劉艷輝,國義民,等.PFNA治療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J].河北醫學,2014,(12):2120-2121.
[6] 李莉芬,李亦嫦,方靜文,等.循證護理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PFNA內固定術后早期康復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