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霞 鄧鑫
【摘 要】 目的:對乳腺癌術后在肢功能恢復中的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抽選2015年至2017年入本院進行乳腺癌手術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時間分布自由分為A(常規護理)、B(常規護理+延續性護理)兩組,每組25例;兩組患者均在肢功能恢復期,對比采用不同護理措施后患者的肢功能恢復情況。結果:結合統計可知,B組患者各方面研究指標均顯著優于A組,P<0.05。結論:對在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恢復期的患者采用連續性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及其肢功能恢復效果,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 延續性護理;乳腺癌;肢功能恢復;應用
乳腺癌是一種在普外科中較為常見的、多發的惡性腫瘤疾病,好發于中年婦女,嚴重影響女性的生命健康。常見的臨床醫治方式多為手術切除治療,但是,由于手術切除時會帶來很大的創面,損傷胸部周圍的細胞組織,引發患者的上肢出現水腫、疼痛感以及肌肉組織、肩關節的功能受阻等。所以,術后如果不注重肢功能的鍛煉,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如出現肢功能障礙[1]。本研究旨在結合本院實際應用護理方案,討論延續性護理在乳腺癌術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復中的運用療效,并取得較為理想的結果。現將詳細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2015年至2017年入本院進行乳腺癌手術切除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50例患者自由分為A(常規護理)、B(常規護理+延續性護理)兩組,每組25例。其中A組患者年齡為34~71歲,年齡平均為(52.50±1.02)歲;B組患者年齡為35~74歲,年齡平均為(54.50±1.23)歲。初中以上文化水平30例,小學水平15例,文盲5例。均排除有淋巴水腫、心血管和結締組織疾病等的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文化水平等一般資料相比沒有太大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給A組患者常規的護理方式,包括護理患肢、進行專業的按摩、指導患者做康復鍛煉。B組患者在A組基礎上加以延續性護理,其護理內容如下。
1)建立個性化的患肢護理、鍛煉計劃,進行健康教育宣傳。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患肢護理的重要性和進行健康教育;由醫護人員為患者制定個人專屬的詳細的患肢護理鍛煉方案,如伸抬手、跳舞等,并給患者發放健康教育手冊。2)出院后定期進行電話回訪、提供免費咨詢電話,或者建立聊天群。電話回訪以每星期一次為宜,可詢問患者的患肢的恢復情況、鍛煉的進度、有無其它不良情況發生,并及時地給予指導、鼓勵,關心患者的情緒變化等,電話回訪時間維持1年[2-3]。3)出院后讓患者定期復診,檢查患者的患肢恢復情況,是否患肢疼痛、有無出現水腫等不良并發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重新制定鍛煉方案。且告知患者在恢復過程中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則需要及時回醫院接受對應檢查,以便盡早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A組患者出院時就進行護理效果的評價。顯效:患者患肢完全恢復、能隨意運動、無血腫、疼痛等現象以及其它并發癥的發生。有效:患者的患肢稍有腫脹、疼痛癥狀,只能輕微上下運動。無效:患者的患肢幾乎不能運動,伴有明顯的腫脹、疼痛感。統計患者的滿意程度。B組患者延續性護理完全結束后,再對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和統計患者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將與患者相關的數據導入到SPSS 18.0中處理,利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來表示計量資料,t作為檢測指標,計數資料則使用%的形式來表達,χ2當作檢測指標,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A、B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B組患者護理結束后,患者的患肢恢復情況,總有效率(100.00%)要高于A組患者(80.00%),P<0.05。見表1。
2.2 A、B兩組患者的滿意程度對比
護理后B組患者的總滿意人數為25例,滿意度為100%,遠高于A組16(64.00%),P=0.001,χ2=11.072。
3 討論
乳腺癌患者行手術切除術后,影響最大的就是患者的上肢部位,因其恢復速度是緩慢的,所以僅靠住院期間短短的治療時間,不足以讓患肢恢復正常水平。但患者出院以后,也不一定意味著和醫院護理脫離關系[4]。延續性護理干預針對出院后的患者,以指導護理、提供免費咨詢電話和醫護人員定期的電話回訪、定期的來醫院復查的形式來督促、協助、關懷患者。從本研究的延續性護理干預中,幫助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鍛煉方案,能夠讓患者在家就能做肩關節上的運動,例如伸屈、環繞,采用毛巾法、爬墻法、手抓背部法等特殊的方式來鍛煉。患者出院時,以定期電話訪問的方式,了解患者的鍛煉情況和病情發展情況,并及時給予指導,讓患者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懷、溫暖,以及提高患者配合鍛煉的依從性。定期讓患者到醫院復查,能夠全面掌握患者患肢的恢復情況和判斷是否有其它并發癥發生,以給予相應的治療和改進鍛煉方法[5-6]。
本研究結果顯示,延續性護理可以讓患者的患肢慢慢恢復到正常水平,總有效率達到100%。患者出院期間能夠堅持鍛煉,提升了患者的依從性。患者的滿意度為100%,提高了延續性的護理水平和質量效果。所以,對乳腺癌術后在肢功能恢復中的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有較高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小莉,楊艷,王黎,等.延續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鍛煉依從性及康復的作用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23(14):172.
[2] 張曼.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鍛煉恢復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12(04):191-192.
[3] 張華.乳腺癌患者術后護理中實施全程關護護理模式對其患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34(04):80-81.
[4] 王秀麗,王秀芝,李華克,等.云隨訪平臺在乳腺癌術后出院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02):1-3.
[5] 孟召梅,張莉,周忠鋒.延續性護理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1):112,120.
[6] 馬艷茹,趙亞婷,夏英華.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5,(03):59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