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玲
【摘 要】 目的:探討早期肺癌患者術后護理以循證護理模式進行管理的應用效果。方法:接診于本院的112例手術治療的早期肺癌患者依據護理方法分為兩組(每組56例),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管理對照組,而研究組被給予循證護理的措施,對比其應用效果(生活質量及SAS評分、SDS評分)。結果: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軀體、角色、情感、認知、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評分方面,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優秀,其差異性顯著(P<0.05);手術前兩組的SAS、SDS評分差異性不顯著(P>0.05);而經過循證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SDS分值均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早期肺癌患者術后護理以循證護理模式進行管理效果卓越,其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對于其生活質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關鍵詞】 早期肺癌;循證護理;術后護理;效果分析
肺癌在臨床比較常見,其在惡性腫瘤中有著相當高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1]。循證護理能夠以多種手段探尋實證,將科學研究結果當做依據,同時將患者個體情況充分考慮到現有的護理方案中,是一種新型的臨床護理操作模式,可確保護理的質量和效果[2-3]。本院將循證護理模式應用于早期肺癌患者術后的護理上且取得了較佳的療效,現將結果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手術治療的早期肺癌患者依據護理方法分為兩組(每組56例)。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被CT及病理學檢查確診;2)所有患者對護理方案均知情且簽署了同意書。3)術前采取放化療治療且未發生轉移; 其中研究組男女比例38∶18,年齡最小41歲,最大79歲,平均年齡(60.4±5.3)歲;腫瘤類型:22例病人為腺癌,26例病人為未分化癌,另有8例病人為鱗癌。對照組男女比例35∶21,年齡最小43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59.8±5.1)歲;腫瘤類型:腺癌和未分化癌各有23例,另有10例病人為鱗癌。兩組患者的基礎性資料(性別、年齡、病理類型等)差異性不顯著(P>0.05),可比性強。
1.2 護理方法
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管理對照組;而研究組被給予循證護理的措施:1)成立循證護理小組,讓組員在循證護理前進行理論學習并參加相關操作培訓,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治療情況進行總結,分析護理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潛在的風險。2)探尋循證支持,由網絡找尋相關的國內外護理文獻,評估和分析文獻當中證據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適用性。3)護理內容:①對患者的體格狀況進行全面評估,注意預防血流阻滯及淺表靜脈曲張的情況;②腎功能損傷是此類疾病術后治療的常見并發癥,因此必須采取優質的護理措施來幫助病人腎功能的恢復;③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紹疾病治療及護理的相關措施,讓其不要過于擔心疾病而加劇自己不良情緒的產生;④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對待每位患者時應保持溫和且熱情的態度,耐心安撫病人讓其增加對醫務工作者的信任,從而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疾病。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的心理情緒(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生活質量(諾丁漢健康量表,軀體、角色、情感、認知、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進行評價。其中生活質量越好相應的分值越高,而心理情緒越佳相應的分值越低。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分析數據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 19.0。其中計數資料(卡方檢驗)和計量資料(t檢驗)分別以[n(%)]和(±s)對其進行描述,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檢驗水準α被設定為0.05。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評分
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軀體、角色、情感、認知、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評分方面,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優秀,其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1。
2.2 SAS、SDS評分
手術前兩組的SAS、SDS評分差異性不顯著(P>0.05);而經過循證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SDS分值均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循證護理作為新型的護理方案之一,其將臨床中一些具體且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作為基礎,然后查找相關文獻進行實證,使得臨床護理措施的實施發揮最佳效果[4]。開展循證護理能夠將護理人員的主動性調動,進而使其在工作中的自我價值與認同感提升。同時,循證護理過程中能夠將問題不斷地發現、探尋解決方案、處理的循環措施,使得護理服務的質量被大大提高[5]。
本研究結果顯示,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軀體、角色、情感、認知、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評分方面,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優秀,其差異性顯著(P<0.05);手術前兩組的SAS、SDS評分差異性不顯著(P>0.05);而經過循證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SDS分值均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
綜上所述,早期肺癌患者術后護理以循證護理模式進行管理效果卓越,其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對于其生活質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 傅秀平,陳玉榮,張娟.循證護理在早期肺癌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7,19(02):92-94.
[2] 嚴珠,鄭雪芬,麥苗.循證護理在肺癌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02):231-233.
[3] 劉丹,黃東,陳艷,等.循證護理在肺癌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康復過程中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6):124-129.
[4] 張雪.循證護理在肺癌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康復過程中的對比觀察[J].醫藥衛生:文摘版,2016,(08):201.
[5] 胡亞會.循證護理在肺癌患者介入治療術后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3):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