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3000點,2900點,2800點,空頭連下三城,都不帶喘氣的。自從6月22日以來,股市連續三次反彈均是“一日游”甚至“半日游”,可以說是三次坑害了“博反彈”的投機分子。隨著大盤越跌越低,賣出股票變成空倉,開始給股市算命來打發時間的人也越來越多,股市又到了“遭人唾棄”的階段,那這是否意味著彼得·林奇的“雞尾酒會”理論第一階段的出現?
本周,上證指數迭創新低,但創業板指數一直穩定,連續4天沒有跌破22日的低點1506點,29日收盤甚至大漲4.08%。這種情況令人感到意外。過去三年,每逢大盤調整,創業板的跌幅總是遠遠超過上證指數,比如2016年2月29日、2017年7月17日和2018年6月19日,上證指數下跌2.86%、1.43%和3.78%,而創業板指數則狂跌6.69%、5.11%和5.76%。再看看本周,上證25日、28日分別下跌1.05%和0.93%,而創業板指數這兩天只是微幅下跌0.72%和0.17%,表現均強于上證。
接著觀察一下潛伏著市場上嗅覺最敏銳資金的次新股,“深次新股”指數從22日到28日,不理會大盤漲跌,頑強地收出了4陽1陰!如果只看次新股指數,你甚至感受不到大盤跌到了2700多點。
這意味著,創業板和中小板當中的很多股票,經過長達三年的下跌之后,已經進入了跌無可跌的階段了。目前中證500的市盈率跌到了22倍左右,這是中證500指數歷史最低估值。
在當前階段,“看空”是一致行為,在冬天感到寒冷是正常的,但投資者不能認為接下來365天全都會是冬天。冬天既然已經來了,春天也不會遙遠,而部分創業板股票和次新股目前的逆勢上漲頗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味道。
最近一段時間,政策面的暖風頻吹,但股市并不買賬。央行沒有跟隨美聯儲加息而上調存貸款利率,反而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超過 7000億資金,但這只換來了25日的高開低走;小米CDR推遲、IPO批文融資規模逐周下降,也并沒有減緩股市下跌的速度和節奏。
大部分股市投資者的眼中看不到這些利好,他們看到的只是貿易戰戰火重燃,人民幣連續貶值,棚改、光伏、新能源汽車、PPP等行業政策收緊,萬眾矚目的“獨角獸”工業富聯上市20天市值狂跌1600億,并且夸張地認為這些“利空”將把大盤砸到2500點甚至2000點。
回顧2005年、2008年和2013年,當時的“世紀大底”(分別是998點、1664點和1849點)也都是在重大利空之下形成的,比如2004年的股權分置改革,2008年百年難遇的全球金融海嘯,2013年的“錢荒”等等,當時的那些危機與現在的危機相比,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股市并沒有跌到無底深淵當中,反而是又漲了回來,還漲得更高。正如彼得·林奇說的那樣,“在過去70多年歷史上發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預測到,而且在暴跌前賣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會后悔萬分的。因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災,股價最終也漲回來了,而且漲得更高。”
政策底往往不代表市場底,但市場底通常在政策底下方10%左右的位置,而不會相距太遠。筆者認為,這些利好政策將會產生疊加效應,從“量變”到“質變”,最終在某日推動A股出現一次長陽暴漲,從而徹底扭轉頹勢。股諺說,“五窮六絕七翻身”,2018年5月份創業板大跌3.43%,6月份上證指數慘跌9.97%,同時這也是上證最近5個月第4次收出月陰線,市場的信心已經降至冰點。有道是“物極必反”,筆者認為“七翻身”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系復利資本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