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濟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增長階段過渡,整體運行穩中向好,工業機器人市場實現快速增長。下游工業企業盈利能力一改2015年利潤下滑頹勢,保持穩定增長,資本開支能力加大,對工業機器人需要以及自動化改造意愿增強。預期未來企業盈利能力穩定,對設備端的需求形成支撐。2010年~2016年國內機器人復合增速34%,高工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13.6萬臺,增速達到60%,行業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核心零部件國產化加速實現成本改善,工業機器人性價比提升回收期縮短。國內上游核心零部件廠商進口替代加速,基于本土優勢,價格相較于外企低約20%~30%,幫助工業機器人企業實現成本改善,下游企業使用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改造意愿增強。
國外“四大家族”掌握關鍵技術,占據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超過50%的市場份額,壟斷汽車行業的系統集成市場,客觀上形成了長期的應用慣性和技術壁壘。目前下游行業應用由汽車和3C向更加“非標”及離散化的一般工業拓展,客觀上為國內企業提供了良好的超車機會。目前國內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工業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和系統集成的優秀企業,包括行業龍頭機器人,產業鏈完整布局和技術領先的埃斯頓,新星拓斯達、老牌企業新時達、華中數控,以及核心零部件企業中大力德、江蘇綠的、南通振康、雙環傳動等,隨著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其有望率先成長壯大。
(東北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