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輝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工程項目融資風險管理應運而生。傳統的風險管理存在一些隱性的經濟風險,PPP模式作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小經濟風險,保障了私營企業的個人利益。企業也更深入的投身到社會建設中,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均擔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本文結合我國實際,對PPP風險管理模式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環節并制定相應對策。
關鍵詞:PPP;項目融資;風險管理
1 引言
自2013年以來,PPP相關政策密集出臺,該政策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建立的長期合作關系,該模式通常是由社會資本承擔基礎建設、運營維護等大部分工作,通過收取使用者的費用和一些必要的政府付費獲得投資回報。而政府部門負責設施價格和質量的監管,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達成政府支出更少,企業風險更輕的雙贏效果。目前的PPP項目,政府對項目后期的運營管理參與度更加深入,企業對前期的立項、研究也能也能深入了解,政府和社會資本達成全程參與,雙方合作時間更長,合作方向更統一,合作強度更加密切,信息也更對稱,按照這種模式發展可以實現合作雙方達到比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2 PPP模式的特點
PPP模式一般應用于城市建設中投資較大,收益較長的基礎設施,政府是社會公共建設的直接責任人對項目的建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政府在發起項目后社會資本通過競標的方式爭取該項目,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僅僅是一個發起者,社會資本在此項目中占相對主導的位置。只有政府和社會資本平等互惠,雙方才能合作共贏,達到項目融資的利益最大化。大部分PPP模式投資的項目都具有穩定性和壟斷性兩個特征,這就代表著社會資本未來會有相對穩定且長遠的持久收益。比如公共自行車的資金方面主要以社會資本為主,政府幫助社會資本將自行車市場不斷擴大到全國各地,收益也交由社會資本管理,這就保證了該項目的投資者未來的收益。利益共同體的直接表現就是風險共同擔,政府作為國家的主導單位對項目的實施和未來的發展給予基礎保障,社會資本擁有豐富的運行經驗和相對充足的民間資本。雙方取長補短,互相扶持,既保證了項目的長遠發展,又能保證項目的正常運營,強強兩手,優勢互補才能達到項目順利建設的根本目的。企業為了未來的利益最大化,在大型公共基礎建設的過程中就會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考慮成本問題,降低項目建設的投資成本,不鋪張不浪費,節省民間資本。
3 PPP項目風險管理策略
項目風險管理主要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初期的談判溝通進行風險初評,第二在初步了解風險的前提下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預判,第三在評估結束后制定相應的風險處理預案,最大程度防止風險事件發生,降低風險對項目的影響。結合以上三點風險管理體現,熟練運用PPP模式降低項目風險,讓項目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運作。
3.1 明確PPP管理模式含義
工程項目融資風險管理需著眼大局,考慮項目的長遠發展,根據傳統的單一模式運營項目已經不能達到現代要求的工作效果,還容易造成項目損失,造成不良影響。明確PPP模式的管理模式,掌握該模式的運作思路,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實施政策,明確運行時的具體目標,對社會資本的施工過程進行約束監督,保證項目質量。政府機構在項目中作為直接負責人具有領頭羊的作用,作為重要的決策者,項目招標的過程中就要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保障投標者的權益。積極溝通,努力協調,做好監督者的形象。同時,政府也應轉變以“我”為主的觀念,在與社會資本共同建設的過程中盡量維系一個相對平等的合作關系,約束政府的公權,盡量保障社會資本的權益,通過這種雙贏模式在建設項目中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是PPP能夠長遠發展的堅實基礎。
3.2 明確影響項目融資風險管理因素
借鑒國外PPP模式運行項目取得的成果,PPP的實施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可行性,但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才能更有效的解決問題保障項目發展,我國的發展情況和人文環境與國外畢竟存在一定差別,所以完全照搬照抄國外的經驗也不符合我國項目的健康發展。就國內情況而言,不同區域也存在較大差異,南北差距表現的也十分明顯,這就需要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進行綜合把控,針對不同地方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內蒙地區作為相對較偏遠的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政府在扶持內蒙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就需要采用具有較高可行性的項目,如果是不適合當地的項目強行入戶,政府給予再多的幫助,社會資本提供再多的資金也不能拉動該項目發展。合理安排,切實規劃,著眼于實際,才能實現不同地區的共同發展。另外,加強經濟把控,打造經濟效益高的工程項目固然對政府和社會資本的長期短期利益都會有好的影響,但是也不能過分樂觀,實時監督,嚴格把控才能完成項目的可持續性發展。
3.3 針對風險因素制定管理策略
基于PPP模式管理本身而言,雖然可行性高,收益大,理論實際都能達到一個相對理想的成果,但是項目在實際運營中要根據其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風險管理。就內蒙而言,這是就我國而言游牧民族較多,畜牧業相對發達,種植業相對落后的省份,結合內蒙本身的特點,大力發展肉類產品以及奶制食品就屬于對癥下藥,既可以相對輕易的取得當地政府的支持,又能將內蒙的特色產業更好的傳播發展,達到企業與政府的共贏效果。另外,與有實力更成熟的企業合作可以在融資的過程中將風險控制到最低,降低風險保障收益,真正達到穩中求勝,快速發展的戰略目標。
4 結語
截至目前為止,我國的快速發展已經到了令其他國家嘆為觀止的程度,正在實施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也讓很多平民百姓切實感受到生活質量的提高。城鎮化建設是現代化的必要需求,著眼于我國的發展進程,吸收國外的成果經驗,PPP模式的熟練應用對加快城鎮化建設,提升國家綜合水平,構建全面的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林燕.基于PPP模式工程項目融資風險管理分析[J].時代金融,2018(2):269.
[2] 劉麗霞.PPP模式下基礎設施項目風險評價研究[D].中北大學,2017.
[3] 和鑫.基于PPP模式工程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4.
[4] 穆尉鵬.PPP項目融資風險分擔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