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
在上周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剛宣布了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其中,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等措施令人十分關注。特別是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開設分行和子行,就意味著打開了外國銀行進入國內市場的大門,參與到同國內銀行競爭的隊伍中。由此,對國內銀行,特別是機制仍然不太靈活的大銀行來說,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而對我們廣大投資者來說,現階段面臨著對銀行股是走還是留,是買還是賣的兩難選擇。由于銀行股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一月份經歷了一輪大幅上漲行情,二月以來銀行板塊連續下跌,不少個股的跌幅超過了兩成,這也讓一些投資者對銀行股失去了信心,選擇了先撤退的戰略。對于目前的銀行股,筆者想談談個人看法。
我們應該看到,由于機制、管理模式以及經營理念等因素,外資銀行進入國內市場,肯定會對我們國內銀行造成沖擊。國內銀行大多數是靠利息差來盈利,而外資銀行卻是靠服務和經營來賺錢。由此,在未來的競爭中,國內銀行將會面臨極大的挑戰。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外資銀行的進入會帶來鯰魚效應,從而促進國內銀行更快地轉型,更快地吸收到先進的管理理念。如果國內銀行真正轉變到以市場為中心,以服務客戶為目標,那么相信我們國內銀行特別是上市公司銀行,一定會更加大踏步地發展和壯大。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現在的銀行股是買還是賣,這個問題應該就不會感到困惑了。
筆者一直不反對開放和競爭,從我們國家開放的歷史看,外資企業進入國內,雖然也會讓一些國內企業失去市場,品牌消失,最后關門倒閉,但也確實讓一些企業和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如華為、小米、美的、格力等。如今,中國的家電、汽車、工程建筑、高鐵以及手機等,都走出了國門站到世界的舞臺上。所以,筆者對未來開放以后的國內銀行的市場前景并不悲觀,如果銀行股因此出現大跌,我覺得恰恰是逢低吸納的好機會。
股市有段位,你是第幾段?
一段:彬彬有禮。剛入股市,虛心求教,準備干番大事業。
二段:沾沾自喜。投點小錢,初戰告捷,幻想發財夢。
三段:胡言亂語。開始接觸技術指標,比較教條的操作。
四段:前言不搭后語。開始懷疑自己,是大腦最低級的時候,一般人會在此被消滅。
五段:聽風就是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反應很敏感的時候,對技術持否定和懷疑的態度。
六段:豪言壯語。自認掌握了市場的真諦,好為人師,愿意讓別人分享成果,但會把認為最好的,深深埋在心底。
七段:少言寡語。開始刻苦用功,不愿讓別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八段:沉默不語。相信錯在自己,用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看市場,恪守原則,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善于總結自己,以波段操作為主。
九段:戰勝自己。有一套自己的操作方法,學會了放棄,是心態最好的時候。
十段:歡歌笑語。無為而為之,功夫在股外。炒股只是修心養性的地方,股市只是人生的一個小的插曲。
(摘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