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文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觀察了一棵植物之后,進一步縮小觀察對象,對葉的共同特征和特定植物葉的特征進行更加具體的觀察。學生對葉比較熟悉,對葉的結(jié)構(gòu)、外形也有一定的認識。但要讓學生建立起不同植物的葉具有相同的結(jié)構(gòu),但又存在著形狀、大小、顏色等差異。同時,還要體會到植物的葉是多種多樣的,也是有生命的,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耐心的引導和學生的仔細觀察。
教學內(nèi)容:
部編版小學科學教材一年級上冊第3課。
教學目標:
1. 科學概念目標
植物的葉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葉在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知道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大、會變化也會死亡。
3.2. 科學探究目標
在教師指導下,能利用感官觀察葉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并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通過觀察、比較各種各樣的葉,認識到植物的葉具有相同和不同之處。
5.3. 科學態(tài)度目標
能在好奇心驅(qū)使下,對植物的葉表現(xiàn)出探究興趣;愿意傾聽、分享他人有關植物的信息,樂于表達。
7.4.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保目標
認識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學重點:
觀察植物葉的外部特征,建立起葉具有相同的結(jié)構(gòu),但又存在著形狀、大小、顏色等差異的認識。
教學難點:
通過比較讓學生發(fā)現(xiàn)葉具有生長、發(fā)育、衰老的生命過程,體會葉是有生命的。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一條有大小不同葉片生長的樹枝,葉畫,一些不同植物的葉。
學生準備:一些葉,同一植物的新鮮葉和落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課件出示一些葉畫
(有小鳥、有小船、有孔雀、有小魚、有人物......)
師:同學們,這些畫漂亮嗎?你知道這些畫是用什么做的嗎?(樹葉)
2. 師: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樹葉)這些樹葉是什么顏色的?你還知道有別的顏色的樹葉嗎?
3. 大家有沒有興趣仔細的來觀察這些樹葉?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3課 觀察葉。(老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用葉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二、仔細觀察,體驗探索
1.仔細觀察,了解葉的結(jié)構(gòu)
(1)出示一組樹葉圖片,這些樹葉的葉柄、葉片、葉脈非常清晰。有楊樹葉、桃樹葉、櫟樹葉、楓樹葉、銀杏葉、杜鵑花葉、爬山虎葉。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你們知道這些樹葉是什么葉嗎?
(學生能說出來最好,對于學生說不出來的,不必勉強,可以直接告訴學生,豐富學生對植物的認識。)
(2)(放大其中幾片樹葉)師:誰發(fā)現(xiàn)了這些樹葉的葉片上都有些什么?這些紋路是不是每一片樹葉上都有?
師:你還發(fā)現(xiàn)了這些葉還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是不是只是一片葉是這樣的呢?你們有沒有在其他葉上見過這些部分?
(3)老師加以說明:葉片上的這些紋路叫做葉脈,葉片和植物的莖相連的部分叫做葉柄。葉都具有相同的結(jié)構(gòu),都有葉柄和葉片,葉片上長有葉脈。
【設計意圖:初入學的孩子認知水平有限,不能做硬性要求,對于孩子不知道的,可直接告訴學生,豐富學生對植物的認識。】
2.體驗探索
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出示各種各樣的葉。
師:同學們,這些葉有的是我們書上畫的,有的是我們校園就有的植物的葉,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嗎?
再出示一些在學校采集的樹葉。
師: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那你能從老師的這些樹葉中找出和圖片上一樣的樹葉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的思維從圖片轉(zhuǎn)換到實物的辨識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
師:請同學們把你們帶來的樹葉拿出來,同桌兩個同學合作,用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的方法比較一下葉子在顏色、大小、硬度、形狀、厚度、氣味等方面的不同之處。
學生活動,觀察后交流,了解觀察結(jié)果。
師:葉是什么顏色的?
葉的大小如何?
葉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像什么)
出示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樹葉,讓學生說這些樹葉都像什么?
玩“猜葉子”的游戲,老師描述葉子的特點,學生猜一猜是什么葉。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對比、描述,體會到葉是多種多樣的】
觀察同一棵植物的葉,出示爬山虎上采下的一片嫩葉和一片老葉。
師:它們是不是同一種植物的葉子?(顏色、大小不同,學生可能認為是兩種不同植物的葉)
接著,出示一根既有嫩葉,又有老葉的爬山虎的枝條(學生每個小組提供一根)讓學生觀察、比較不同生長階段的葉。
師:這根樹枝上葉有哪些不同?有幾種生長階段的葉?
學生活動,觀察比較出葉芽、嫩葉、老葉、枯葉。
師:葉有什么特點?它會怎么變化?
老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整理并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到葉是有生命的。】
三、鞏固拓展
1.畫一片葉
(1)畫法指導,先畫葉片,再畫葉柄,最后畫葉片上的葉脈。
(2)老師示范,學生模仿著畫。
(3)學生在《活動手冊》上完成,老師巡視指導。
2.做葉畫(課后完成)
(1)再次展示開課時的葉畫。
(2)教給學生制作葉畫的方法。
(3)下一節(jié)科學課進行展示和交流。
四、課堂總結(jié)
1.今天我們觀察了什么?葉有什么特點?它會怎樣變化?
2.記得照顧好第一周同學們種的小植物!
教學反思:
大自然是神奇的,孩子們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從課堂的表現(xiàn)來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非常高。他們通過觀察、比較了解了葉的結(jié)構(gòu),知道了葉有多種多樣,也知道了同一棵植物的葉也是不一樣的,從而進一步體會到植物是有生命的。在畫一片葉時,孩子們邊畫邊說出葉的結(jié)構(gòu),有的孩子還畫了形狀不同的兩片葉子。盡管孩子們在描述葉的顏色、大小、形狀時,語言的表達不是很增準確,但是,他們通過觀察,能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說的也非常好。課后,同學們做的葉畫也是形象生動,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