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一個人的語文素養包括他的語文能力、語文積累、語文知識、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認識能力和人文素養。
在小學乃至大學的語文學習中,語文素養都貫穿著整個語文教學。“語文素養”的內容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分為6個層次:第一,必要的語文知識。第二,豐富的語言積累。第三,熟練的語言技能。第四,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五,深厚的文化素養。第六,高雅的言談舉止。
小學語文教學是各個學科學習的基礎,更是起著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紐帶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
一、重視閱讀
第一,要重視課內閱讀。課內閱讀首先是指教科書閱讀。教科書是編者精心選編,大多文質兼美,教師要引導學生潛心閱讀,細心品味,化人為己。切忌泛泛而讀,要抓住一點,深入開去。
第二,要重視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第一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第二是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第三,要重視個性化閱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閱讀趣味和傾向。女孩好美文,男孩好科幻,幼年好童話、神話,少年好現實偵探。我們應鼓勵學生不同的閱讀趣味,不要阻止,不要扼殺,在鼓勵中,在欣賞中,逐步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培養多方面的閱讀興趣。即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比較狹窄,也應尊重和鼓勵。
二、重視積累
閱讀是吸收,也是積累。我們更要重視經典詩文的積累,即背誦的積累。因為泛泛看過的詩集終究是人家的,而背下的詩集則成為自己的了。打個比方,看過的文章,就如在飯店看過的美食,僅僅飽眼福而已,而背下的詩文,就如吃下的美食,會變成你精神的營養,滋養你終身。
三、重視思考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因思考而偉大,人因思考而快樂,人因思考而成長。好的課堂,重要的評價標準,就是有效思維的長度,有價值思維的厚度,深度思維的力度。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增加有效思維,深度思考,給學生智力以挑戰呢?
其一,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跳一跳”就是讓學生要經過思考,經過努力,經過探索,經過碰撞,甚至經過挫折之后才能達到。要避免學生在書上能找到現成答案,更要避免學生不假思索就能脫口而出。
其二,不給學生唯一的答案。語文學科不同于數學學科,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果強調統一的標準答案,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禁錮了學生的思想。語文答案不是用“對”“錯”來評價的,而是用“好”與“不好”來衡量的。如果把學生思維打開,讓每位學生都說出與眾不同的答案,那學生的創新思維火花就會熠熠生輝。
四、重視表達
語文關鍵能力就是語言能力,一個人能說會道,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語言生動,感染力強,我們就可以說此人具有很強的語文素養。就像魯迅先生所說:“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思維能力可整合到語言能力中,因為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思維的載體。如果一個人語言條理性強,語言深刻犀利,那么我們就可以說,此人思維具有條理性和深刻性。如果某人語言混亂,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語,我們就可以說此人思維混亂,沒有條理。語言是思維的表現,是思維的外在特征,它們倆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書面表達能力更應引起語文教師的重視。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途徑很多,方法也很多,而最為有效、廣大一線教師最可操作的方法就是讀寫結合。一課一練,選準讀寫結合點,學生學習一課,練習一課,定能一步一個臺階,走進書面表達的廳堂,習得表達的真諦。
五、重視課堂
1.起點高一點
學生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已有一定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尤其是在當下網絡社會,學生獲得信息知識的途徑多樣化了,他們不一定知道得比老師少。如果教師仍然從零起點教學,必然挫傷學生的認知尊嚴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覺得語文學科太“小兒科”了,沒有學習挑戰的樂趣。怎么做到“起點高一點”呢?我的經驗是學習前置,讓學生課前研學,課堂教學的起點自然提高,學生真正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帶著感悟走進課堂,在課堂和老師平等地對話交流。
2.容量大一點
小學語文白話文居多,白話文的特點就是明白如話,淺顯易懂,無須“細嚼慢咽”。如何容量大一點呢?其一是主題閱讀。圍繞一個主題,教一篇帶幾篇,突出主題理解;其二是文體閱讀。圍繞某一文體,教一篇帶幾篇,突出文體特色;其三是寫作閱讀。圍繞寫作技法,教一篇帶幾篇,突出寫作方法。
3.難度深一點
教學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原則。好的課堂一定要有緊張的智力生活,大腦的特點就是“喜新厭舊”,喜歡挑戰。新知對人腦有天然吸引力,有魅力。當新知有挑戰、有刺激時,大腦就處于興奮狀態,腦細胞就被激活,思維就得到發展。教師在備課中選擇合適的文本,設計有思考性的問題至關重要,能充分體現教師的教學素養和教學藝術。
4.視野寬一點
呂叔湘先生說:“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語文老師,既要關注教材文本,也要關注課外文本;既要關注唐詩宋詞,也要關注國學經典;既要關注古代神話,也要關注現代繪本;既要關注中國童話,也要關注世界兒童文學……生活的外延有多廣闊,語文的外延就有多遼闊。教師的課程視野,影響著學生思想的視野,我們的語文課程要向四面八方打開。
5.教學有趣一點
教學是否有趣,直接關系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情感態度,學生最歡迎的教學是風趣、幽默、好玩、生動。好玩,就是把教學上升到藝術的境界,上升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上升到樂學的境界。讓知識變得好玩,讓課堂變得好玩,讓教學變得好玩,讓語文變得好玩,這應是我們語文教師終身追求的境界。
語文素養絕不是一種純粹的語言技能,而是一種綜合的文明素養,是個體融入社會、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養。語文素養概念的提出,使語文教學在弘揚科學理性精神,注重語言的準確、簡明、實用,滿足國家現代化生產的基本要求,與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這兩者的矛盾張力中尋求一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