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春
新課程的預設和生成可能會給農村幼教工作者帶來一些理念上的收獲,但對實際工作幫助不是很大,造成理論和實踐脫節。農村幼兒教育由于其歷史局限性,尤其希望得到有效的引導,但這種引導應首先考慮農村實際。我園始終堅持保持每學期一至兩次的的社會實踐活動,現將幾個精彩瞬間進行梳理。
一、結合幼兒園教學主題,因地制宜,挖掘與運用幼兒園周邊的社區資源
幼兒園是社會的一部分,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6月我園開展節水問卷調查活動,孩子們不僅了解了周邊居民節水情況,也收集了大量節水小竅門。經過了多次的實踐活動,我意識到它給孩子們帶來的收獲是不可預料的,但又都是孩子們成長路途中所要經歷的。記得那次節水調查的實踐活動中,孩子們的任務是邀請陌生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來填寫調查問卷,我組織班里的老師帶著孩子們在幼兒園門口不斷尋找著目標。 “園長伯伯,那邊有一位叔叔,我們可以去問問他?!币恍┐竽懙男∨笥芽粗艺f,但卻沒有邁開腳步,見狀我拉起了兩位小朋友的手徑直走到那位叔叔面前,孩子們的小手緊抓著我的手,但卻小心翼翼的向叔叔說明了原因,并邀請他填寫調查問卷。漸漸地,孩子們大膽起來,與陌生人交談時也不再緊張,大人們都非常熱情,細心的填寫問卷,孩子們的收獲太多太多,不僅了解了周邊人們節水的情況、掌握了更多的節水知識,還學會了與人交往的方式,鍛煉了膽量。
二、根據幼兒園教學特點,因題而異,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
社會實踐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因此,在開展活動之前,教師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用來指導實際的操作活動。
隨著夏季的到來,天氣變得越來越炎熱,老師經常會帶著小朋友在西側校操場的樹蔭底下做操,在與各班幼兒接觸時,我常聽到有的孩子說:“小班弟弟妹妹的操場上沒有陰涼,他們每次做完操都滿頭大汗。”于是我便帶領教師們共同研究幼兒的意愿,升成了搭建涼棚的實踐活動。一想到是為弟弟妹妹們服務,大家搭建起來就更加賣力,通過小組成員間的共同計劃,分工合作搭建,有四座涼棚搭建得比較成功。 但同時也發現了諸多問題,通過近兩周的討論與研究,孩子們針對每個問題找到了解決策略,并預設出更多的搭建方案。
其中一位叫昊昊的小朋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利用黑板制造陰涼,讓部分幼兒意識到,通過改變幼兒園固有物體的狀態就可以制造陰涼,而且更加方便使用。偶然的一次入園活動時,孩子們發現了幼兒園一角的爬網在早上的陽光照射下,映出了陰涼處,于是我便停下腳步,讓孩子們去觀察,“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嗎?”我問,很快果果就回答道:“我發現這里是花陰涼,和平時的陰涼不同?!庇谑俏冶阍俅巫穯枺骸斑@樣的陰涼涼快嗎?怎么樣讓陰涼更加涼快呢?”聰明的卿卿一下想到了好辦法,于是她爬到了高高的爬網上,用手擋住了一塊爬網的網洞,一片小小的陰涼便出現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遮更多的網洞,弟弟,妹妹們便可以在這里乘涼了!孩子們歡呼起來。
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因情而變,靈活機智地進行多方位互動
社會實踐活動是在組織幼兒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它以幼兒親身參與為主要教育途徑。其活動目的是使幼兒在實踐中受到教育,增長知識和才干。社會實踐活動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我們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必須“以幼兒為本”,使幼兒真正地參與到社會文化生活中去。作為教師,要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使社會實踐活動更有生機。
伴隨著秋季的到來,幼兒園里的大白菜成熟啦,于是我便將收獲白菜的任務分給了大班的哥哥姐姐們,在老師簡單說明注意事項后,孩子們興奮的跑進了菜地,“嘿呦嘿呦!”大家賣力的拔著,有的小朋友兩只手抓著白菜的幾片葉子用力向后使勁,直到幾片葉在都扯斷了,白菜還是紋絲不動;有的小朋友則是雙臂環抱著大白菜,用力向上拔;還有幾位小朋友像拔蘿卜一樣,你拉著我的衣服,我拉著你的衣服一起用力拔,可是我們班的收成并不理想,二十分鐘下來只收獲了三棵白菜。正當大家都犯愁的時候,我看到了泇泇渾身是泥的向我跑過來。她興奮地大喊著:“園長伯伯,我收獲的白菜最多了,我找到了收獲白菜的小秘訣。”說完,她雙手用力的推起了身邊的一棵大白菜,三五下白菜就被推倒啦,仔細一看,白菜的根也被折斷了,兩個小朋友輕輕松松的把倒地的大白菜抬到了車上。見狀孩子們都紛紛迎了上來,三兩個人為一個小組,用泇泇發明的“推白菜法”很快就收獲了滿滿一車白菜。“泇泇,你今天穿的新衣服都臟了,你不傷心嗎?”我關切的問?!安唬r民伯伯種白菜,照顧白菜時,更辛苦,更臟了。”孩子真誠的話語,讓我沉思良久。都說社會是孩子們的"活課堂",我個人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孩子們在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成功地找到了解決困難的好方法,并樂于與大家分享,他們團結一致,共同收獲勝利成果,在此過程中,又萌生了對農民伯伯感激和關懷之情,這些都是在孩子在實踐中自己習得的。
在一次次的社會實踐中,關注到的一些孩子們的進步與改變,確實使我們非常欣慰,也許我們給孩子講再多的故事,說再多的兒歌,都不如讓孩子們體會一下社會中這些事實存在的小例子,更有教育意義。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北娝苤?,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人的素質要從小開始培養,所以幼兒園階段必須實施素質教育。所謂素質教育,就是重在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更注重于幼兒生存能力的培養,實踐活動符合孩子的生活實際,能夠把握活動的根本——重在發展幼兒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給予孩子生活的需求和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