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梅
培養和提高全民族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教育的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實施創新教育已成為時代的需求,它是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陣地,也是教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教育部《基礎教育改革綱要》指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的要求。要使學生具有初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筆者進行了一些實踐。
首先,注意培養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創建一個有利于學生創新的課堂環境。
課堂教育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發展學生創新思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自覺地創設情境,充分利用兒童的好奇心,通過講故事,玩一玩,想一想,猜一猜,以及聽錄音,看錄象等兒童喜歡的直觀方法,精心創設一個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教學環境,把靜態的教學內容轉化成為學生服務的動態學習活動,使兒童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來組織實施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多向交流來獲得知識,并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深感探求知識的樂趣。強烈的興趣對于創新型人才的成長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極大的興趣能激發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和有新奇感的事物,現象產生很強烈的好奇心。廣博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同時使所學習的知識得到擴展延伸,從小培養學生對學習廣泛興趣,養成勤于動腦的良好習慣,對于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逐步培養兒童養成自主探求創新的習慣。
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啟迪兒童的創新思維。要使兒童的思維有所創新,必須教會他們學會質疑,學會提問。要逐步改變過去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做法,變學生提問,師生共同回答或討論解答。要從小引導學生從一些簡單的問題開始,逐步過度到提高提問的質量,學會或掌握提問技巧,善于提問,做到學思結合、求變求異、求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創新思維因素;從而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能力。
再次,根據某一些課文內容的特殊性,注意培養兒童創新思維的獨特性。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思維特點(即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智力水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既要做到從兒童的思維實際水平出發,又要通過課堂教學來促進思維的發展,這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兒童的學習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任務。教師在教學中應認真轉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結構、編排體系及質量要求,深入挖掘教學內容的特殊點,精心設計出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及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鼓勵學生不怕失敗,大膽嘗試練習,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案。
總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訓練,小學語文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愿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大膽探索、勤于實踐、努力創新,一定能為我國的富強,培養出新世紀所需要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