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冀川
天齊鋰業控股全球最大的固體鋰精礦供應商,業務涵蓋鋰礦資源開發、鋰產品加工、鋰礦貿易三大板塊。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穩步增長,公司主營業績在2017年得以持續提升。
天齊鋰業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5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0.09%;產品綜合毛利率達到70.1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1.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1.86%,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含稅)。公司表示,營收和凈利潤增長主要來源于2017年營業毛利額增加10.54億元,鋰精礦銷售量較上年增加29.84%,銷售均價較上年提高27.04%;鋰化工產品銷量較上年增加33.28%。同時,天齊鋰業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1億元-7.15億元,同比增長50.33%-76.2%。
近年來伴隨技術進步,以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化工產品為核心演變出越來越多元的應用鏈條,形成旺盛的下游市場需求。一方面,數碼3C產品、玻璃陶瓷等傳統應用領域長期保持平穩;另一方面,混合動力及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已帶動電池級碳酸鋰、電池級氫氧化鋰等產品的爆發性需求;加之鋰離子電池逐步成為主流儲能技術,全球鋰電儲能市場增長可期。儲能市場應用的發展有望成為帶動鋰需求增長的新動力。綜合來看,全球對鋰的需求量將繼續保持強勁態勢,因而在行業高成長性的背景下,在鋰產業鏈中上游具備明顯競爭優勢的天齊鋰業將會保持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天齊鋰業擁有固體鋰礦資源并涉足鹽湖資源,具有突出的資源優勢,公司控股的泰利森擁有目前世界上正開采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西澳大利亞Greenbushes(格林布什礦)。根據貝里多貝爾澳大利亞私人有限公司出具的儲量評估報告,截至2016年9月30日,格林布什鋰礦的總資源量為16510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833萬噸;鋰礦儲量合計為8640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500萬噸。
2017年天齊鋰業正式啟動泰利森“化學級鋰精礦擴產項目”的建設工作,該項目實施主體為泰利森,將實現鋰精礦產能增加至134萬噸/年的目標。項目總投資概算約3.2億澳元,預計于2019年第二季度竣工并開始試生產。此外,為滿足全球主流動力鋰電池廠原材料需求,公司在2017年啟動“第二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建設,二期項目總投資約為20億人民幣,預計2019年底竣工。預計2019年后天齊鋰業澳洲基地將會有高端的電池級氫氧化鋰投放到全球主流市場,夯實和延伸公司價值鏈,支撐公司業績的成長性。
在存量方面,張家港基地通過多次技改檢修已實現達產,能耗顯著下降,產品質量更加滿足高端客戶的定制化要求;射洪基地在滿負荷正常生產的同時,也在持續進行自動化改造和環保改造,達到了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效率、降低產品生產成本的目的。廣發證券研究分析,天齊鋰業預計到2020年將擁有10萬噸以上鋰產品產能。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趨勢下,同時擁有優質、豐富的鋰礦資源和高端鋰產品深加工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天齊鋰業在“夯實上游,做強中游,滲透下游”的戰略指導下,提出“向技術轉型”。在2017年積極擴充產業鏈組合,通過外延發展進一步擴大公司金屬鋰產能,2017年12 月公司投資Solid Energy 11.72%股權、參與高能量密度超薄鋰金屬負極電池的開發。
在內部提升上,2017年度公司研發項目總數29個,完成結題項目8個。研發人員增加32.4%,研發投入增長342.43%。此外成立了學術指導委員會,為公司技術研發工作提供戰略指引,充分論證并把握下一步研發工作重點,確保研發項目的前瞻性和與公司業務的相關性與互補性。2018年將繼續深入推進公司研發體系的建立完善,搭建與之匹配的人才梯隊、人才制度和激勵機制,創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和環境,不斷吸引全球高端科技人才,盡快打造與公司行業地位匹配的一流研發團隊,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優勢中的“技術端”,進一步彰顯公司向技術轉型戰略升級的決心。
此外,公司成立天齊鑫隆全球研發中心暨新能源產業投資總部項目,開始涉足鋰資源循環以及鋰電池回收,以期在既有基礎上持續豐富公司價值增長點,維持成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