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懷
滬深交易所正在就新修訂的退市政策征求意見。這次修訂從違法角度出發,拓寬了退市面,嚴格了退市標準。買到退市股被市場喻為“踩雷”,一旦手里的股票被強迫退市,股價就會大幅下跌,而且退市后到三板去交易,也有諸多不便。那么,在退市新規下散戶如何避免“踩雷”?
新的退市規則明確了六類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形。第一類,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或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被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構成欺詐發行,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一百六十條作出有罪生效判決。第二類,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構成重組上市,申請或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被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構成欺詐發行。
這兩項均需證監會發審委或重組委審核,申報文件都經精心準備,往往事后才暴露出來,散戶投資者事先不好預防。規避的辦法就是不炒新,不炒重組。不炒新就是不追高買入新股,一旦被證實是欺詐上市,手中新股的買入價不高,不至于造成重大損失。現在新股的走勢基本是一上市連續幾個漲停,然后進入長期下跌,有的跌破發行價。所以新股若真有投資價值,等其股價回落以后買入才好。A股有炒重組的傳統,如果屬于真正使公司轉型升級的重組,那這樣的公司股票是可以買的。但市場中有不少假重組,并不是真正在主業上下功夫,而是為了避免退市或另有目的。對重組包括重組上市,不追高也是規避重組欺詐發行的辦法,因為若屬真正的重組其效力會表現在今后,完全可以等股價低位時再買。
第三類,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根據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導致連續會計年度財務指標實際已觸及《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終止上市標準,其股票本應被終止上市。
在年報中弄虛作假,問題暴露后公司真實情況是財務指標已達到退市標準,這些財務指標包括連續4年虧損、連續3年凈資產為負、連續3年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等。如ST昆機,2014年至2016年已連續虧損3年,但后來暴露出通過財務造假給2013年虛增利潤7017.94萬元,將當年虧損改寫為盈利。規避這類公司其實不難,凡是造假的公司都業績不好,為了規避退市或者為達到再融資的目的而造假,所以凡是業績差、已經虧損特別是已經連續兩年虧損的公司不碰為宜。
第四類,上市公司在申請或披露的文件中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上市公司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作出有罪生效裁判。過去對這樣的公司要不要退市規定不明確。第五類,上市公司最近60個月內因信息披露、相關報告未按規定披露和報送或披露的信息和報送的報告有虛假記載被證監會行政處罰3次以上。這是一個新規定。
規避這兩項就是那些問題一堆、違規不斷的公司最好不碰,特別是已經受過行政處罰的公司。
第六類是兜底性條款:交易所根據上市公司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影響等因素認定的其他情形。
這方面就多了,可以說是全覆蓋了。所以在選股前要翻翻這家公司的歷史,看看其是否有過違法行為,如大股東占用資金、違規擔保、內幕交易等。
總之,要規避退市這顆地雷,我們應選擇業績良好、經營規范、未受過處罰、領導層口碑不錯的公司。
根據新老劃斷的規定,凡是在新規出臺后,不管什么時候觸犯了上述六個方面的規定均適用新規。這樣正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或因違法正在進入司法程序的公司會成為新規下最有可能退市的高危公司。據統計截至3月12日兩市共有35家公司正被調查,如ST保千里、ST新億、凱瑞德、億晶光電、科融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