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緒勇
摘要:人工授精是目前養豬場普遍使用的一種配種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母豬的配種受胎率,但是有諸多因素會影響到人工授精受胎率,其中種公豬因素就是關鍵性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強種公豬的飼養管理工作,確保種公豬精液的品質,在人工授精時進行規范的操作。
關鍵詞:種公豬;人工授精;飼養管理;精液品質;營養;檢測;保存;輸精方法
中圖分類號:S828.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1-0051-01
1 加強種公豬的飼養管理
選擇優良的品種和個體,及時淘汰不良的種公豬。種公豬在生豬養殖生產中對整個豬群有著品種改良的重要作用,其遺傳特性會直接影響到商品豬的性狀。因此在選擇種公豬的品種時要注意選擇適宜當地養殖條件,本場管理水平的品種,并且在采購種公豬時要從有《種畜禽生產經宮許可證》的省級以上種豬場購買,要求選擇的品種系譜來源清晰、并且經過遺傳評估的種公豬,以確保其遺傳品質。選擇好種公豬的品種后,在今后的養殖生產中,要適時的更新,及時的淘汰性欲低下,精液品質不佳、后代生產性能較低的種公豬。
提供適宜的營養,提高精液的質量。充足的營養是種公豬旺盛性欲和良好精液品質的保障,如果種公豬的日糧中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時易發生睪丸退化萎縮,性欲減退,嚴重時還會喪失繁殖能力,因此在飼養種公豬時要對日糧進行合理的搭配,使日糧的營養充足且配比均衡。其中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直接影響到種公豬精液的數量和質量,因此在飼喂時要注意對配種種公豬實施短期優飼的方法,對于配種任務較重的種公豬可以每天加喂2個雞蛋。平時的日糧中則要注意礦物質如鈣、磷,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的添加,同時還要適量的飼喂一些優質的青綠飼料,以提高種公豬的精量質量。
加強管理,提高性欲和精液的品質。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運動非常的重要,適當的運動不但可以促進種公豬的食欲,增強體質,還可以提高種公豬的性欲和精子的活力,還可以有效的減少蹄病的發生,使種公豬充分的發揮種用作用,提高人工授精的配種受胎率。種公豬的使用頻率要合理的控制,這是延長種公豬利用年限、提高精液品質的主要措施。如果采精過于頻繁,會導致射精量減少,精液的密度低,活力差等,而采精次數過少同樣會引起這些問題的發生,因此對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種公豬要采用不同頻率的采精,通常青年種公豬的身體還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即使到了配種年齡,身體還在發育,因此要控制采精頻率為每周1次,12月齡后可以每周增加到2次,種公豬成年后可增加到2~3次。每次采精的間隔時間要保持一致。加強消毒與免疫工作,為了保證種公豬的健康,提高其利用率,養豬場要根據本場疫病的發生情況制定合適的免疫計劃,定期對種公豬進行免疫接種,同時做好日常的衛生清理和消毒的工作,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
2 精液質量的檢測與保存
為了提高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在每次配種前都要做好精液品質的檢測工作。精液品質的評定要從采精量、色澤、氣味、精子活力、精子密度以及精子的畸形率等方面來進行。正常情況下,精液有腥味,顏色為乳白色,經過稀釋的精子的活力要在0.8以上,精子的密度在每毫升20億—30億,精子的畸形率要小于10%,只有符合上述要求的精液才可用于人工授精。
精液在保存與運輸前要進行稀釋,這樣可以增加精液的數量,還可以為精液提供養分,緩沖精液的酸堿度,增加精子的活力,延長精液的存活時間,并便于長期的保存和運輸。稀釋時要選擇合適的稀釋劑,目前市面上售有專門用的種公豬精液稀釋劑,注意要從正規廠家購買。
精液的保存。精液保存的目的是延長精子的存活時間,有的豬場通過購買精液的方式來配種,因此精液的保存至關重要。精液應置于恒溫箱內保存,在運輸過程中要做好防震、避光的工作,溫度應保持在16~18℃,精液瓶要平放,并每隔12 h輕搖1次,防止精子發生死亡。
3 規范人工授精操作流程
輸精作為人工授精的最后一道工作環節,也是最為關鍵的環節,其受胎率的高低與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要強化輸精人員的技術水平。定期的組織輸精員培訓,包括人工授精的基礎理論知識、母豬的發情鑒定、適時輸精、母豬常見繁殖方面疾病的防治、以及輸精時的一些注意事項等方面的培訓,以保證和提高人工授精的受胎率。
做好待配母豬的發情鑒定工作,當母豬發情時會出現明顯的發情癥狀,此時要細心的觀察,選擇在最佳的配種時機配種,可提高人工授精的配種受胎率。
掌握正常的輸精方法。掌握正確輸精方法可有效提高母豬的配種受胎率,首先在輸精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先將母豬的外陰清洗干凈,使用0.1%的高錳酸鉀消毒后,用干凈的毛巾將其擦干,然后將涂有潤滑油的輸精膠管緩慢的旋轉插入母豬的陰道內,一般深度為30—35 cm,然后將輸精瓶抬高,將精液全部的注入子宮內,輸精的時間為5—12 min,在輸精過程中輸精人員要用手按壓母豬的臀部,刺激母豬的乳房、外陰等,使精液順利的流入,在輸精完成將輸精管抽出,完成輸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