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娟
摘要:校對環節在圖書出版質量控制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出版生產實踐中對校對工作重視度不足。做好校對環節的內容質量管理工作,可以充分發揮對出版質量的事前監控作用,通過生產流程中各校次的具體校對工作進行細致的過程管理,促進出版質量提升。
關鍵詞:圖書質量 校對管理 編校質量
質量工作對于出版單位社會效益的發揮以及經濟效益的實現具有重要的影響。校對環節在圖書出版質量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實踐中又容易被忽視。在作者交稿形式轉變為電子版形式后,有的社開始推行編校合一的工作模式,即編輯一人負責編輯加工和校對,甚至有的以數字加工之名,編排校環節全部合一;或者將校對工作外包給社會上的校對公司或者個人,僅保留校對管理崗位,主要進行對外校對工作的調度管理;有的校對工作在出版周期效率壓力下完全服從個別編輯權宜性意見,不能堅持校對崗位質量標準要求,缺乏獨立性。這些情況都難以真正發揮校對工作對編輯工作的有效延伸和補充作用,尤其在編輯對質量把握有疏漏的地方,不利于發揮校對職責,將問題消滅在出版過程中。
科學出版社在規模快速發展過程中也曾經歷過一個圖書出版品種數量、周期、質量問題的矛盾階段,重策劃、重品種、重營銷,校對工作質量監控管理功能弱化。隨著社領導對圖書出版質量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和重視,在加強全社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下,將校對部作為獨立的質量生產管理部門,不斷加強校對力量,對圖書出版的質量進行細致的過程管理。
科學出版社為提升校對工作對出版質量的事前監控作用,結合社里實際情況,近年來重點做了如下工作。
一、重視校對隊伍建設
校對工作需要一支專業化的人才隊伍來支撐,因此,校對隊伍建設是做好校對工作的第一要務。
(一)以項目小組模式進行專業校對人員培養
傳統校對人員以校異同為主,對專業知識及專業背景要求不高,具有大專水平即可以做校對員。隨著出版模式的變化,校對工作中的校是非要求不斷提升,尤其在以專業出版為主的科學社,校對人員要能正確分辨數理類稿件中的字母變量的正斜黑白體,要能正確判斷辨識各學科常用名詞術語等,對學科基礎知識有較高要求。因此,科學出版社近年來招聘的校對人員均具有與出版社出版方向相對應學科背景的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學歷,并根據學科大類成立專業校對小組,通過小組校對人員與對應編輯部門長期編校工作的合作與交流討論,不斷提升校對人員的專業知識積累,以適應校是非與數字化加工的讀校需求。
(二)培養校對人員的創新精神,提升業務骨干的項目管理水平
隨著科學出版社轉型升級工作的加速推進,校對部積極配合創新業務部門探索在線優先出版模式下編校排角色的重構,并參與編輯校對排版的全流程協作試點,力圖由線性工作流程向扁平化協同流程轉變。校對人員在創新實踐過程中在技術操作、是非校驗、無紙化校對模式體驗及問題發現等方面均有新的體會和收獲,包括過程中引入一些校對輔助工具,進行人機結合校對工作的試點,不僅為創新編校流程中的編輯校對角色分工的再定義做了有益的探索,也為多形態的內容資源制作發布的生產及質量監控工作進行實踐,有效提升出版生產效率。
在參與創新業務過程中,注重培養校對業務骨干的全局意識、統籌協調能力、目標管理能力等,一方面提高了骨干員工參與創新工作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另一方面為適應編校工作創新發展培養后備干部人才。
(三)要求具備條件的人員參加中級編輯資格考試
要求校對人員參加編輯資格中級考試,并將此作為責任校對、高級校對崗位的必要條件,積極推動校對員工不斷提升自我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增強校對人員在出版生產及出版質量管理工作中的崗位自信。
二、做好校對制度建設
根據國家新聞出得版廣電總局對出版質量管理工作的要求,科學出版社不斷修訂并根據情況變化新建相關校對制度。
(一)深化落實責任校對制度
建立以責任校對為核心的校對質量責任制度,并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
(1)以具有相應資質的合格校對人員為責任校對,從僅對當校次校對質量負責轉變為對一本書的校對質量負責,推動責任校對關注一本書的各校次校對質量,并對與校對質量相關的編輯加工質量、排版質量、上校次質量等問題進行質量檢查,發現問題隨時反饋,與責任編輯溝通解決,同時主動采集編輯反饋的校對質量問題,及時提供解決方案,從而在生產過程中對質量進行有效干預和提升。
(2)在稿件第一次進入校對部時即建立編校聯系,責任校對根據稿件具體情況給出校對流程建議,在終校時提供校對工作小結,幫助編輯發現問題并及時協調解決,對規律性問題提到分社層面共同討論解決,避免編輯校對各行其是,形成質量問題的盲點。
通過責任校對制度的執行,把好每個校次流程的“入口”質量,比如,查看編輯加工是否存疑過多,加工是否規范,文前輔文、參考文獻、圖表、譯文、體例等是否處理充分,校樣質疑是否處理完畢,根據排版質量及校對結果提供下一流程建議等,確保本校次稿件的“出口”質量,這樣各自規范的生產環節相連接才能有效保障圖書出版質量。
(二)校對工作數據管理規范
根據質量工作要求,對校對環節產生的各類質量數據進行記錄和統計,按月形成校樣質量報告及排版質量報告提交給相關編輯部門及分管領導。按質量問題類別、分社、責編統計出現頻率,能較清楚地反映出不同分社和編輯在出版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的差距,為各部門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提供參考。
將各校次校對工作量及周期等數據,按時間、分社、校對群組、問題種類等形成相關管理數據,為判斷生產節奏、優化流程、提升質量提供基礎數據參考。
(三)校對人員進行編輯崗位培訓制度
為加強校對人員對編輯生產過程的深入理解并能達到更好的配合效果,也為適應轉型升級后的編校角色變化的新需求,科學出版社對校對人員進行至少一個月的編輯崗位培訓,對其業務水平提升、密切編校溝通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重視校對業務培訓工作
科學出版社一貫注重對校對人員的業務能力及知識水平的提升培訓工作,并將這項工作與隊伍建設一道列為發揮校對職能、確保校對質量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
(一)校對部內部業務交流制度化
校對部培訓工作由專人負責,除組織參加全社的各項業務學習之外,部門內針對質檢及編輯反饋的問題進行討論學習,制定月度培訓計劃,讓每個專業校對小組輪流充當講座人,倒逼校對組內對業務問題形成積累共享習慣。針對業務講座內容及效果做問卷反饋,并作為培訓考核的依據,以此不斷推進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實習生及外校人員培訓
因校對工作任務量大,借助外校力量完成部分校對工作也是一種必要的選擇。為加強對外校質量的管理,校對部持續開展實習生及外校人員的培訓、考評、質量反饋等工作,并通過責任校對細化對外校工作質量的常態化監督和有針對性的培訓。
(三)新入職編輯校對培訓及實習
為加強編校配合,校對部承擔全社新人職員工的校對業務培訓工作。安排有經驗的責任校對做專門培訓導師,按校對工作的流程順序進行培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尤其對編校過程中的配合做重點講解。通過校對培訓,使新人職編輯掌握了校對工作的基礎,對未來編輯加工過程中高質量的后端校對配合創造可能。
(四)校對部編校競賽
科學出版社校對部每年舉辦部門編校競賽,目標是督促校對人員注重日常工作中知識積累和案例學習,重視對考試出現的集中性問題進行重點學習。校對部編校競賽在社內編校人員中具有較大影響力,2017年校對部編校競賽參與人員包括校對部全體校對人員、石家莊分公司全體編校人員、外校公司三校人員,近200人參賽。
四、重視提供優秀校對人才的職業晉升通道
在全行業內重視作者的創作、重視編輯的策劃能力、重視圖書的包裝營銷效果,卻忽略校對人員嚴謹踏實、默默付出的大環境下,科學出版社領導從做好出版質量保障、實現良好社會效益的高度重視校對人員的梯隊建設,并對優秀校對業務人員在考核評先、職稱評審、崗位晉升等方面提供上升通道,對一線校對人員起到巨大的激勵作用,校對人員屢次代表科學出版社參加全國青年編校大賽并取得不俗的成績,2017年,科學出版社編輯校對團體參賽獲得大賽團體一等獎。
在新的歷史機遇期,我們要牢牢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好圖書出版校對環節質量對于校對人員來講就是對作者負責、對讀者負責、對出版社負責、對社會負責。因此,在新的出版形勢下,校對人員要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業務及知識水平,樹立崗位自信,在校對環節發揮對圖書出版質量促進及監督的作用,以為社會提供有價值有質量的閱讀產品為目標,通過良性編校配合共同把好圖書出版質量關。
參考文獻: 1.張仰森.統計語言建模與中文文本自動校對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2.汪繼祥.作者編輯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