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雨,杜勤



【摘 要】日語中的擬聲擬態詞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并且使用范圍極其廣泛。尤其是在日本漫畫中,更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漫畫中,擬聲擬態詞與畫面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由于其不穩定性、多樣性和復雜性,即使是同一個擬聲擬態詞,在不同的漫畫中甚至是同一個漫畫的不同場景中,意思也可能發生改變。本文主要以日本奇幻冒險漫畫為例,具體分析其中的一些特殊的、非日常的擬聲擬態詞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擬聲擬態詞;不穩定性;多變性;復雜性;奇幻冒險漫畫;非日常
中圖分類號:H1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4-0176-02
“擬聲擬態詞的文體功能在于加強語言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它能刺激人的聽覺,促使人們對語義產生象征性聯想。”①對于只有文字和圖片的漫畫而言,擬聲擬態詞在細節輔助和氣氛營造上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能夠讓無聲且靜態的漫畫具有臨場感和躍動感。
日語中的擬聲擬態詞具有不穩定性、多變性以及復雜性。尤其是在日本漫畫中,這一點尤為突出。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同一個擬聲擬態詞在漫畫中會以多種形態出現,它們的大概意思和用法不盡相同,但是有著細微的差別,并且譯者往往無法在中文里找到能夠很好區分它們之間細微差別的語言。如:がた、がたっ、がたん、がたり、がったん。還有一些擬聲擬態詞是根據原作者的個人喜好和風格來進行變化的,如:バサ、バッサ、バサア、バサ…バサササササササアッ。有的甚至是原作者自己創造出來的,即使譯者借助了互聯網或者《新日漢擬聲擬態詞詞典》之類的工具書進行查閱,也難以理解其在漫畫中的意思,只能根據圖畫和文字進行推理。
目前國內國外雖然已經有了一些對日語擬聲擬態詞的研究,但是以日本漫畫中擬聲擬態詞為研究對象的先行研究還比較稀缺。例如吳仕波的《日本漫畫中擬聲擬態詞的造詞特點》②和錢曉曦的《漫畫擬聲擬態詞的特征——以漫畫<蜂蜜與三葉草>為例的嘗試》③等。這些研究也只是針對一些比較普遍的擬聲擬態詞進行一個大致的分析研究。其中吳恒的《漫畫擬聲擬態詞的漢譯極限——以漫畫的背景擬聲擬態詞為中心》④一文,雖然對漫畫中擬聲擬態詞漢譯的極限有了比較明確的把握,但是在譯本的選擇上還不夠規范,使他提出的翻譯策略不具有說服力,令人質疑。
日本漫畫中的擬聲擬態詞變化多樣且具有復雜性,因此在翻譯的時候并不能總結出一個適用于各種漫畫翻譯的中日擬聲擬態詞對照模板,所以需要譯者結合多種要素來選擇譯文。本文主要以田邊伊衛郎的奇幻冒險漫畫《BIRDMEN》為研究對象,具體分析其中出現的一些特殊的、非日常⑤的擬聲擬態詞的翻譯策略。
由于漫畫版面空間有限,因此要求譯文簡明扼要、短小。那么在翻譯背景中的擬聲擬態詞時,譯文的篇幅就不能過長。但是在翻譯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并不會遇到的、只出現在這些架空世界或者是奇幻冒險世界中的特殊擬聲擬態詞時,受到空間的限制,我們很難用簡短的語言去完整描述整個情景和狀態。
在漫畫《BIRDMEN》中,主角們在瀕死邊緣喝下了鳥男的血液,獲得了翅膀的力量重獲新生,可是同時他們也不再是人類,而是以“鳥男”的身份繼續存活于世。因為這種特殊的情節設定,漫畫中出現了大量打斗、變身等場景,其中就涉及到很多與“翅膀”有關的擬聲擬態詞。
圖1-圖4描繪的是鳥男變身的整個過程⑥。在其變身的時候,首先會從背部的翅膀紋身處長出“翅膀”⑦。由于這種“翅膀”的形態可以根據他們的需要隨意更改,既可以像藤蔓,似羽翼,也可以如鎧甲,有時甚至還可以變成頭盔等,因此在整個變身過程中很難用簡短的話語去對這種超出我們認知范圍的特殊狀態的物質進行描述。
例1:キュルルルルルル。圖1描述的是“翅膀”從鷹山背部的紋身處迅速長出,并迅速包裹他身體的場景。這一詞不僅描述了這個狀態,還兼具表現“翅膀”纏繞身體時發出的聲音,是一個兩性擬聲擬態詞。由于這個詞語不僅描述的是狀態,還有聲音,考慮到版面的限制,在這里并不能把這些情況都用中文具體描述出來,因此譯者選擇了以音譯音的手法,把它直接譯成了“咻嚕嚕嚕嚕嚕嚕”。雖然沒有把這個詞的具體意思都表現出來,但是從關聯理論的角度來說,這種翻譯策略是可行的,尊重了原作者想要與目標讀者進行互動的意圖,目標讀者結合圖畫,可以對這種情景自行展開想象,也保留了閱讀漫畫的樂趣。
例2:グワッ。圖2描述的是“翅膀”從鷹山背部的紋身處以極快的速度長出來的情景。此時“翅膀”的狀態類似于藤蔓,但是其“生長”的速度是極快的。因此這個詞語主要是想表現快速生長出來的這一狀態。在這里,譯者將其翻譯成“蹭蹭蹭”是合理的,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翅膀”比作藤蔓,并且選擇了描述藤蔓生長過程的一個片段來進行替換。這一個詞能夠有效引起目標讀者的聯想,配合圖畫,就能輕松想象出這一場景。并且還使無聲黑白的畫面瞬間“動”起來,減輕了讀者閱讀上的負擔。
例3:カシッ。在圖3和圖4中都使用了這個詞語,由此可以推斷它們所表現的狀態是相似的。圖3描述的是鷹山成功戴上“翅膀”變成的頭盔的情景。而圖4描述的則是“翅膀”纏上鷹山的腿部并變成鎧甲的一瞬間。這兩張圖片描述的都是局部變身成功的情景。看到カシッ,瞬間能聯想到一個與它相近的詞ガシッ。后者有“用力緊緊地拴上或抱住、握住”之意。這也就不難推測出前者的意思。在這里,譯者將其翻譯成“咔”,即表現了帶上裝備那一瞬間的聲音,也預示著這一狀態的完成,合情合理。
由此可知,在翻譯這類擬聲擬態詞的時候,不需要用過多的語言進行描述,可以通過聯想、替換、比喻等手法來進行翻譯。
日本的奇幻冒險漫畫深受世界各國漫畫迷們的喜愛,在日本漫畫市場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對這類漫畫的翻譯更是需要重視。像這種特殊類型的擬聲擬態詞還有很多,本文只是對其中一部作品中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擬聲擬態詞的翻譯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啟發,漫畫譯者們在遇到相似情況時,能活用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嚴謹的態度將作品完整呈現給讀者。
注釋:
①秦秀白.文體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21.
②吳仕波.日本漫畫中擬聲擬態詞的造詞特點[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03):86-89.
③錢曉曦.畫擬聲擬態詞的特征——以漫畫<蜂蜜與三葉草>為例的嘗試[D].浙江大學,2008.
④吳恒.漫畫擬聲擬態詞的漢譯極限:以漫畫的背景擬聲擬態詞為中心[D].西南交通大學,2014.
⑤即異世界、妖怪、魔法、超能力、高于現實水平的科技等背景設定。非日常的擬聲擬態詞則指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并不會遇到的、只出現在這些架空世界或者是奇幻冒險世界中的特殊擬聲擬態詞。
⑥圖1和圖4出自漫畫《BIRDMEN》第二卷的第30頁。圖2和圖3出自漫畫《BIRDMEN》第二卷的第45頁。
⑦一種形狀可以隨意變化的不明物質,既可以當做保護鳥男的鎧甲,也可以變成羽翼讓他們飛行,還可以根據他們的需要變換成任何東西,甚至可以成為戰斗時候的武器。
參考文獻:
[1]篠原和子,宇野良子.オノマトペ研究の射程ー近づく音と意味[M].日本:ひつじ書房,2013,71.
[2]角岡賢一.日本語オノマトペ語彙における形態的·音韻的體系性について[M].日本:くろしお出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