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昊宇/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之一自然也是百分百的出彩。請大家看一下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以及他們的作品:
李斯的小篆、張繼的隸書、之后是張旭的草書;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顏真卿的書法。以及同學們喜歡的瘦金體。
言歸正傳,作為一個從小到大被說字丑的人,對于寫字其中的心酸我自然是深知。這樣的感覺在進入鄂爾多斯市一中501班之前還不是很明顯,但是如今,我想用一段文章表示我的感受。
見字如面,我們身邊也從不缺少一手好字的人, 比如深沉的郝可心,高冷的孟昉瑞,李大餅子,隔壁老狼,以及秦主席,還有初高中6年同學的馬暴力。猛然發覺,字好看的人都是一樣的好看,字丑的人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像我這種有不同丑法的人應該也不會很多,從初中時的字,高一,高二,到今天,我三年換了三個字體,各有各的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丑。
有時候我也會忽然下定決心要改變這種不平等的現狀,世界上字好看的人那么,為何不能算我一個。于是我開始練字,可是苦海無涯,回頭也看不見岸。我開始思考怎么樣能把字寫好,那么描字帖吧!描了一本下來,還是一樣的丑但是換了個丑法。那么拜師學藝吧!從同班之賢達執經叩問,先達說的很好寫的也很好,無奈學不會。那么先別寫好看,先能認識吧!經過一段時間,我吃驚地發現,我的字又換了個丑法。陷入深深的絕望中的我有時會在握著筆時思考可能人和人終究不同,練字也是有天賦的吧。但是迷茫之后,我還是會在又一次看到身邊同學們精致的字時不由羨慕,于是再次拿起筆向著自己最希望的方向耕耘過去,一個字寫不好,那就從偏旁開始;偏旁太難,就從握筆開始,我相信天道酬勤,寫得多應該也是會見效的吧。
忽然明白,我們的生活有時候就像是在練字。我們會在面對白紙時感到迷茫,不知道一筆一劃應該怎樣寫,就像我們在進行選擇時陷入恐懼;我們會在下定決心去練字時又堅持不下去,就像在已經決定的路上徘徊彳亍。
我們在前進路上伸出手,有時握著的是光明,就像忽然寫出一個很好看的字,但更多的時候只能留一捧空氣,轉瞬之間歸入虛無,看著潦草的字體陷入絕望;在練字時我會拜師學藝,嘗試著走別人走過的路,但最后寫出來的只會是自己的體,因為他人的生活我們可以稱贊,可以試著模仿,但終究不可復制,我們有自己的過去也有自己的明天。
真正的朋友就像練字的師傅,會不遺余力的幫我們,但他們最多只是拉我們一把,而不會永遠推著我們前行。有時筆握的太緊了,免不了手疼,手疼時間長了,又免不了起繭子,書寫習慣可以改,但繭子卻下不去了。
一如練字,你想寫好字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寫好,我們也總想實現一些什么,卻不一定可以實現,想得到什么,但更多的是失去。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會努力寫好每一個字,也會努力過好每一天,會看著抽象的書寫唉聲嘆氣,會在艱難境地里一個人掩面,但對于未來我們依舊總是充滿希望,總是期待著有朝一日不再羞于寫字。
生活不總是橫平豎直,更多的是點折撇捺,我們面前不會永遠是大道亨通,轉彎也會看到荊棘。但正是這一個個小偏旁構成了復雜的漢字,又是一個個簡單的漢字組成了一篇文章,一篇篇文章,一篇篇文章書寫了我們的歷史,生活在其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一個個的偏旁呢?你我是橫也好,是豎也好,渺小如你我,構成了我們的世界;宏大如你我,也應時常保持一份謙卑。
一個字的生命醞釀在一篇文章中,文章的生命在一本書籍中,書籍的生命在一個時代里,一個字的使命結束在文成時,但它會一直影響到后世。我們的一生也會在生命文章寫完時結束,那么我們也應該為后來留下一些什么,或許世界不會記得我們,就像我們無法記得書中每一個字,但那又怎樣?我們的生命會在時代里產生意義,哪怕很微不足道,但我們可以告訴世界,我們來過,留下過一卷墨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