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
備胎:原指車輛的備用輪胎。當代人將其充分擬人化,用來形容“像備胎一樣的”異性伙伴,介于戀人和朋友之間。褒貶不一,因人而異。
前陣子,方媽媽做菜時,女兒接了個電話,和朋友嘰嘰喳喳,笑得很開心。方媽媽有一搭沒一搭的聽,豁到一句“那個做備胎最好了,經久耐磨”,就以為她們在說買車的事。吃飯的時候就問女兒,怎么會想到買車?停車位那么貴,那么少,上下班開車一點不方便呀。女兒莫名其妙,反問她怎么會以為她要買車呢?
“儂不是剛才電話里和人家討論備胎嗎?”
女兒笑得前仰后合,好不容易歇口氣,告訴媽媽:“那是小林在講她自己的緋聞,她們辦公室不知道為什么有了謠言,說她一二三四好幾個男朋友。其實她根本還沒有!都是像哥們一樣的朋友,有的是大學同學,有的是租房時的鄰居,有的是以前公司的同事……我就取笑她,說有幾個確實不錯,就算不考慮發展成正牌男友,也可以留作備胎用?!?/p>
“有備無患咯?”方媽媽聽明白了,“那些男生也都單身嗎?那我倒是奇怪咧——小林有那么多男性朋友,為啥到現在還沒男朋友?眼光高?還是挑得眼花繚亂了?”
“挑嘛,也要花時間的呀!”女兒伶牙俐齒,沒有多少戀愛經驗,剛有了一個年紀相當的男朋友,就冒充戀愛專家,“媽媽你不是見過小林嗎?她表面看來大大咧咧,和什么人都能交上朋友,公司里也吃得開,但她骨子里老精明的!她不肯浪費時間去談那些小情小愛的戀愛,因為眼光確實毒,什么男人放在她面前,她三言兩句就能揣摩出他的脾氣個性,哪怕人家——上次就有一個富二代天天開跑車去追她,送她名牌包——這樣狂追,她也根本不動心的。她有一句名言:時間這么寶貴,怎么能浪費在沒有結果的感情對象上!結果,一二三四五,原本追她的那些男生都成了備胎,她還在等真愛呢。”
“聽起來是很有原則的女孩嘛,蠻好!”方媽媽就是這樣記住了備胎的新用法:就像塞在后備箱、難得用一次的備用輪胎,被稱為備胎的男人只能默默等待自己上場的機會,哪怕根本沒有機會像正牌輪胎那樣叱咤大街小巷,也要始終保持自己的實用和耐用,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方媽媽的印象中,備胎顯然是個褒義詞,擁有備胎的人就有備無患。就像小林,哪怕真愛尚未出現,還有備胎朋友們噓寒問暖,日子蠻好過。就像更早時候的林徽因,真愛是誰并不重要,每個備胎都很愛她,這才是她真正享受的樂趣。
女兒的戀愛開始時興高采烈的,每天都感覺自己是小公主,有人疼有人愛,有人接送有人陪吃陪喝陪玩。但這兩天臉色不好看了,方媽媽一問,果然出問題了!女兒的男朋友突然提出分手,說自己真正喜歡的是前女友,現在前女友和現任分手了,兩人又萌生復合之意。女兒很傷心地說,“我以前就知道,他一直很愛前女友,但我就是喜歡他呀!我還以為我們的約會都很開心呢,其實這樣想的只有我自己。我到今天才明白,我只是他的一個備胎,過渡時期做個伴,傷心時候取個樂?,F在用完了,沒用了?!?/p>
毫無疑問,在方媽媽心中,備胎這個詞變成了萬惡不赦的貶義詞,讓女兒失戀,自卑,令人心叵測,使傳說中的愛情多了幾分丑態。愛情這件小事,足以見得人性中最難以言喻的部分。留他人做情感的備胎,多半是為了給自己增添緩沖和樂趣,借一點曖昧,證明自己是有人愛的,說到底是因為心虛軟弱,害怕孤獨,自欺欺人。
方媽媽安慰女兒:“他被前女友甩了,也不能隨便找別的女孩來談個戀愛做消遣啊!要是不喜歡你,就直截了當說不喜歡,那才算是有擔當的男人?!?/p>
女兒眨巴眨巴眼睛,好像眼前一亮,“媽媽你說得對!我怎么沒想到,其實他就是沒骨氣,沒原則,沒擔當!他覺得我是備胎,我才不是呢!我是真心喜歡才和他談朋友的,所以我比他好!”
“儂非但不是備胎,還是只防爆輪胎咧——不需要任何蹩腳的備胎充數!”方媽媽剛說完,女兒又笑得前仰后合,自動腦補了自己是只防爆輪胎的卡通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