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榕 李艷

摘要:目的:對不同生源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開展調查研究,探究其差異性。方法:對168名五年制護生接受高職教育階段的三、四年級護生和146名三年制護生采用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進行問卷調查。所有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結果:①五年制高職護生與三年制高職護生之間的總體主觀幸福感水平無顯著差異;②五年制護生的消極情緒維度得分高于三年制護生,積極情緒維度和人際關系維度得分低于三年制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他維度得分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兩類生源護生均有較高的主觀幸福感水平,但是在開展相應的心理教育時尤其要注意,五年制高職護生較三年制護生有更高的消極情緒體驗、更低的積極情緒體驗及較差的人際關系。
關鍵詞:高職護生 生源 主觀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G5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5-0030-02
主觀幸福感是指個體依據自定的標準對生活質量進行的總體評價[1],是反映社會中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參數指標。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職護生群體數量不斷壯大,此類護生包括初中起點五年制高職護生群體和高中起點三年制的高職護生,兩類護生均可在畢業后得到大專證書。雖生源不同,但在同樣的就學環境下,兩類護生在院校期間的主觀幸福感水平是否存在差異,也就是兩者的生活質量是否會因生源不同而產生差異,本研究旨在通過對一所院校的兩類生源護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進行對比研究,探討兩者的差異性,為不同生源高職護生的心理教育提供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對濰坊市某職業院校護理專業高職護理專業的初中起點五年一貫制接受專科教育階段的三年級和四年級護生(該校初中起點五年制護生在前兩年接受的是中專階段學習)及高中起點三年制的一、二年級護生開展調查研究。共有383名護生納入研究,所有護生均知情同意。初中起點五年制護生三年級和四年級護生共168名,年齡在17~20(18.50±0.91)歲之間,男性護生10名(6.0%),女性護生158名(94.0%);高中起點三年制護生146名,年齡在18~22(20.01±1.08)歲之間,男性護生14名(9.6%),女性護生132名(90.4%)。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采用吉楠所編制的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2],該問卷包含41個條目,分為自我滿意、消極情緒、生活滿意、社會性行為、精力、積極情緒、人際關系和家庭滿意八個維度。所有條目采用Likert式五點計分法,“完全符合”記5分,“基本符合”記4分,“不確定”記3分,“基本不符合”記2分,“非常不符合”記1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內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數為0.937,各維度的α系數在0.646-0.868之間,重測信度為0.864,量表有較好的效度,該量表可以用于中國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測量。
2.調查方法
在征得被測護生同意的前提下,向其解釋問卷填寫內容和要求,問卷填寫時間在10~20分鐘之間,所有問卷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
3.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錄入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二、結果
該研究中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83,信度良好。不同生源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得分比較見表1.五年制高職護生與三年制高職護生之間在主觀幸福感水平總分之間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消極維度得分方面(p=0.028)五年制護生高于三年制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積極情緒維度得分(p=0.026)和人際關系維度得分(p=0.008)方面三年制護生高于五年制高職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討論
(一)不同生源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總體水平無明顯差異
接受五年制高職教育的護生與三年制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之間得分比較無差異,且其總體水平高于于菊芬等[3]的研究。說明兩類生源護生對于生活質量均有較高的總體評價。此結果可能與本研究中剔除五年制一、二年級護生群體有關,在接受高職教育階段兩類生源護生在主觀幸福感方面無差異,而于菊芬等的研究中五年制護生群體包含接受中專階段教育的一、二年級護生,故而本研究結果中總體幸福感水平略高。
(二)不同生源護生在主觀幸福感水平各維度的差異
在消極情緒維度方面五年制護生相比三年制護生得分要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五年制護生對于生活中的情緒控制方面更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如孤獨寂寞、沮喪和悲傷等。此原因可能與五年制護生沒有接受過高中階段教育有關。國內的高中教育階段學習壓力較大,與中專階段的學習有較大的差別,故而經歷過高中階段的三年制護生有相對高的情緒應對能力,對于消極情緒控制較好,得分比五年制護生低。另外,亦可能與五年制高職護生即將面臨的就業壓力大于三年制護生有關,在有些醫院的招聘中明確指出只招聘接受過高中階段學習的三年制大專護生,導致五年制護生的壓力更大。而且在積極情緒維度得分方面五年制護生的得分也較三年制護生得分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人際關系維度方面,三年制護生的得分也顯著高于五年制護生。三年制護生經歷過高考,而且初中畢業后又比五年制護生多了更多的高中同學、老師等,相對有更多的人際來往,而五年制護生初中畢業后進入高職院校僅與這一批同學、老師相處,在交往方面三年制護生更占優勢,而且三年制護生相對年齡比五年制護生稍大些,處理人際關系更顯成熟,故而得分更高些。
四、結論
高職護生主觀幸福感總體水平較高,不同生源的護生在總體水平方面無差異。但是在消極情緒維度方面五年制高職護生的得分顯著高于三年制護生,在積極情緒維度和人際關系維度得分方面三年制護生得分更高,提示我們在對高職護生開展心理教育時,兩類生源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對于五年制護生尤其要注意情緒控制和人際關系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巫雅萍,葉旭春.2003—2012年我國護生主觀幸福感研究文獻分析[J].護理學報,2014,21(17):72-76.
[2]吉楠,李幼穗.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4(1):49-54.
[3]余菊芬,周敏惠,伍朝君.高職護生主觀幸福感與應對方式的研究[J].2015,8:124-126.
責任編輯: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