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慧
摘要:本文通過對相關文獻的參考,對海峽兩岸的中學階層體育教師獲取資格證的條件進行了類比研究。分析后得出結論,大陸在師范與非師范專業的情況下,對于資格證的獲得具有不同的條件要求,并且以臺灣地區而言,教師資格證的獲取并不會對是否是師范專業進行區別化的要求,在臺灣地區,教師資格證的獲取條件是一致的;由此得出,就大陸與臺灣而言,其對教師資格獲取條件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是否對師范類與非師范類進行專業的約束。
關鍵詞:教師資格 兩岸對比 中學英語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5-0166-02
在黨中央以及國務院提出的有關國家進行長期改革的要求中,我們可以得出當下結論,教師資源是整個教育事業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動力之源,要做好教育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就要做好教師團隊的良好塑造,這在我國教育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也會對原有的教師制度進行革新,尤其是對教師資格的審查加大管控,相關的教育法規也提出要對教師資格考試系統以及相關注冊進行試點改革,并預計以三年為周期,平穩過渡。本文主要通過對海峽兩岸教師團隊的培養過程、教師資格獲取條件進行實際的對比分析,進一步為日后大陸教師資格的改革給予一些參考性價值。
一、大陸教師資格的獲取
(一)師范類專業教師資格證的獲取
在大陸,教師資格證的獲取只存在類別的不同,對具體學科并沒有進行明確的劃分。因而在新教育改革理念提出之前,大陸的教師資格考試并沒有針對學科,對考試內容進行差異化區分,在大陸,師范類專業學生如果想獲得教師資格證,至于要滿足特定條件,如大學期間學分的修滿,完成對教育方面的實習經歷,并且在普通話等級考試中得到二級乙等便可以直接獲取資格證書,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教育事業發展趨勢發生改變,原有的教師資格證獲取方式不適用于未來教師團隊的建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專業素質要求,如今的大陸教師制度也逐漸與世界教師教育改革步入同一個節奏。教育部在2011年針對教育改革提出了要認真地對教師資格證考試以及登記注冊進行試點類工作;進一步完善教師管理制度,規范教師資格考試要求以及進行考試內容規劃,實行周期制的教育資質登記制度。在這項改革出臺之后,中學教師需要進行3門功課的考試,通過常規的教師綜合素質考核之后,還要進行相關教育知識的考核以及按學科進行劃分的專業性知識和教學能力的考核。教育部統一制定試題,并且統一劃分合格線標準。
(二)非師范類專業教師資格證的獲取
作為非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如果想要考取教師資格證書,首先也要上交與師范類專業學生相同的審查資料,在符合教師資格證申請的初步要求后,還要進行一輪資格鑒定考核。其考試科目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以及相關的普通話等級測試以及個人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測試等,地區不同,具體要求也略有變動。我國西南地區采用的就是按照類別、學科進行劃分的考試形式。以廣西為例,其本身是教育部教育制度改革的試點地區,從2010年開始,逐漸擴大教師資格證的報考人群范圍,將師范類專業納入其中,并且也按照不同類別、不同學科對考試人員進行劃分,而對本地區的非師范類專業學生以及社會群體就提出了新的要求,這類人群在參加全國統一的教育教學考試之前,需要參加當地的教育教學水平培訓,學習基礎教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并且進行教育教學實習活動,符合前期要求才有資格參加最終的教師資格考試。并且申請資格證的學員還需要出示以上培訓的合格證書。
二、臺灣地區教師資格證的獲取
臺灣地區培養教師的途徑與大陸有所不同,臺灣地區主要通過師范類專業院校以及一些教育培訓機構培養教師資源,對于教師資格的審查以及考核程序都十分嚴苛,并且不對應考者的現有身份進行劃分,無論師范專業與否,或者是社會群體,都必須參加相關教育培訓課程班以及教師教育水平輔導班,并且達到機構要求,滿足合格的分數,才可以完成教育實習經歷,最終參加教師資格證的統一考試。通過教師資格證的考試后,還要經過教師甄試,才能正式地成為一名上崗教師。
在臺灣地區作為師資培育中心的學生,每年都會有不定量的師資甄選名額分配,在“臺灣大學”設定的甄選標準是本校內各個院系學士學位并且包括碩博學位者才可以參加甄選,如果本校的非師范類專業學生想要報考教師資格證,就需要事先完成本校內開放的教育教學基本課程、教學方法培訓以及師范類專業學生共同的選修課程,滿足條件后,才可以申請考試。針對非師范類專業,所經過的教育水平能力培訓都稱作教育資格學程班,如果畢業之后,想要參加教師教育資格的甄選,首先要滿足教育甄選的前期條件,之后參加教育課程的培訓,稱為教育資格學分班。完成教育資格學分班和學程班學習的學員則可以申請進行教育實習,但是首先要進行相關證件的辦理,如初期資格審查,提供自己畢業證書的復印件,待通過了教育實習實踐活動,則會頒發教育實習資格證書,接下來參加為期半年的實習活動,在完成半年的教育實習后,還要進行教育實習資格的復查,當完成復查后會收到由教育教學培訓機構出具的就職前資格證明書,并且申請進行教師資格審查,最終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獲得教師資格證書,進行下一步的教師甄選。
三、結語
對教師團隊的培養,教師資源的發展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過程,它的特殊性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對教師的教育過程也是傳播知識的過程,通過課程的教授,幫助學員自己獲得發展;另一方面就是教學過程,也是為即將開展教學工作的人員進行示范,因而,對教師的教育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一位教師的素質與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他所教授的下一代,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文教事業發展。
大陸的開放性原則也是體現出了從人性化角度出發,無法確定在綜合院校中進行大學課程學習的非師范類專業學生就無法勝任教職工作,更不能認為非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在進行相關教師教育知識培訓后還無法勝任教師工作。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相關人口政策的變化,初級的適齡兒童數量發生變化,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幾年來的改變以及高等教育水平的發展需要,對教師數量的要求并不十分迫切,所以進一步提高教師資格準入要求,對教師資格進行嚴格把控,是我國未來教師團隊建設的必然趨勢。
放眼世界教師教育的發展流程和趨勢,臺灣的教師資格準入制度要比大陸的更現代化,更加接近于世界潮流,一方面,從教師準入資格方面來看,歐美等國家對報考教師資格考試的學生會進行嚴格的審查,會從德智體美以及成績方面進行一個綜合性考察,通過選拔,只有成績較好、表現突出的學生才有機會進行教師資質的考核。比較而言,通過臺灣教師資格的甄選這個程序可以看得出,臺灣地區對于教師資格準入的尺度甚至還要嚴格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在這種順應時代要求的教師資格準入制度下,各地區的教育質量都有著明顯的提升,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這也是大陸在教師制度的變革上可以汲取的經驗,當前,對于非師范類專業學生教師準入標準的把控,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這些問題都有待探討。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周成海.教師教育范式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