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
摘要:201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要將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平均壓減1/3,其中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平均壓減一半以上”,提高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是專利審查工作的關鍵要求。對非專利庫的追蹤檢索能夠有效的提高檢索效率。本文根據筆者審查的動平衡(G01M)領域專利特點,介紹如何通過專利的信息進行非專利庫的追蹤檢索,并結合實際案例給出相應的追蹤檢索策略。
關鍵詞:非專利庫;期刊;追蹤檢索
前言
追蹤檢索對于審查員而言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檢索手段,它能夠增加審查員的檢索質量和效率。非專利庫例如CNKI、讀秀、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等是除專利庫外包含強大信息量的數據庫,因此對非專利庫的追蹤檢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縮短審查員的檢索時間,提高檢索效率。以下,本文將結合動平衡領域在非專利庫中的追蹤檢索的一些策略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
一、動平衡領域的特點
在CNABS中進行統計,截止到2019年4月8日,動平衡領域即G01M分類號下的申請量為105872件,以國內申請人居多,其中大學以及研究所的申請為26554件,占25%左右,此類申請通常是針對某一課題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后的申請,通常情況不僅僅有系列申請,同時還有可能在相關的學術期刊、碩博士論文、會議文集等,因此,對于此類申請往往需要在非專利庫中進行相關研究課題的追蹤檢索,因此需要在中文非專利庫中進行檢索。
基于國內申請的上述特點,可從申請人及其發明人的文獻中尋找恰當的關鍵詞,在中文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對于此類文獻在中文非專利庫中的追蹤檢索能夠讓檢索工作變得更有效率,在此筆者主要討論動平衡領域在中文非專利庫中的追蹤檢索策略。
二、動平衡領域的非專利庫追蹤檢索策略
1.從發明人和申請人入手,注意其發表的期刊和論文
對于大部分高校的申請一般會寫期刊和論文,因此對于此類專利申請,檢索期刊和論文是在檢索過程中較為重要的追蹤檢索之一。這種專利主要從發明人和申請人入手:
[案例1]發明名稱:列車氣動性能模擬動模型試驗瞬態加速裝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使模型列車產生較為理想高速的列車氣動性能模擬動模型試驗瞬態加速裝置,其可以適用于各種不同比例列車模型的氣動性能模擬試驗,為真實的反映地面效應、再現實際列車在線路上的運行狀態,提供良好的初始測試速度。
申請人為中南大學,發明人為田紅旗等,以發明人和申請人為出發點在CNKI期刊和論文中進行檢索,能夠獲得有關列車氣動性能模擬動模型試驗瞬態加速裝置的相關文章,最終選取公開技術特征最多的其中的一篇論文《高速列車動模型試驗彈射系統建模及測控系統研究》進行評述。
2.從發明人或申請人入手,注意其文章的參考文獻
有時候,發明人的論文沒有在CNKI等電子數據庫中投稿,此時不要肯定期刊和學位論文中不存在,要注意其課題組的文章的引用文獻。
[案例2]發明名稱:特定條件下基于移相橢圓技術的單面軸系現場動平衡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特定條件下的基于移相橢圓技術的單面軸系現場動平衡方法,可大大提高平衡效率,節省多次平衡試車所帶來的人力和物力消耗。
通過簡單檢索,可以檢索得到發明人劉石原在西安交通大學求學,以此為出發點檢索其發明的期刊和論文,找到部分相關期刊但是都無法作為對比文件,另外也沒有在電子數據庫中找到發明人的論文,但是在檢索的過程了解到其所在課題組的相關信息:例如導師為屈梁生,再次以此為入口進行追蹤檢索,在其發表的文章《全息動平衡原理》中的參考文獻里發現其引用了發明人劉石的博士論文,此時通過追蹤檢索找到了發明人的論文題目《基于全息譜技術的柔性轉子動平衡新方法》。雖然沒有在電子數據庫中找到此文獻,但是通過百度得到此文章在國家圖書館中存放,最后通過提交文獻查詢得到其論文。
[案例3] 發明名稱:測量土壤風蝕量的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通過對縱向電機和橫向電機的自動控制,實現了自動測量被測區域的三維微地表特征形態數據,從而可得到被測區域由于風力侵蝕所產生的微地表特征變化,同時自動計算出由此所產生的風蝕量,測量過程自動完成,測量結果準確。
本專利的發明人為林劍輝,申請人為北京林業大學,通過該信息作為出發點,在電子數據庫中進行追蹤檢索,檢索到其發表的一篇文章《基于激光反射的土壤表面粗糙度測量裝置設計與試驗》,其中涉及到激光掃描測距技術應用在土壤表面形態測量的內容,其引用的參考文獻為《Laser scanner for erosion plot measurement》,最終選取此兩篇文獻作為對比文件對該專利進行評述。
3.從關鍵詞出發,注意觀察研究相同內容的課題組信息
當對申請人和發明人的追蹤檢索無法得到合適對比文件時,通過對關鍵詞的檢索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于浩大的中國高校以及研究所,對于某一主題的科研往往有相關的課題組進行研究,此時通過對該課題組的進一步追蹤檢索也是非常關鍵的。
[案例5]發明名稱:等時間間隔采樣下的非均速傳動系統誤差溯源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等時間間隔采樣下的非均速傳動系統誤差溯源方法,該方法能夠對非均勻轉速下等時間間隔采樣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出對應工作狀態下的等角度采樣結果,進而采用相關的譜分析方法就可以實現動態傳動誤差的準確估計與溯源。
未在專利庫中檢索到合適文件,加之該專利為方法權利要求,需進一步在期刊中進行檢索。就本專利而言,主要提取關鍵詞:傳動誤差 光柵 時柵,通過簡單的檢索發現有一個課題組主要以基于位移傳感器的傳動誤差檢測系統進行研究,該課題組的相關信息為:導師:彭東林,單位:重慶理工大學,于是以導師為再次出發點,對其發表的文章以及他的學生的論文進一步在CNKI等電子數據庫中進行追蹤檢索,找到一篇相關的論文《基于絕對式位移傳感器的傳動誤差檢測系統設計與開發》,其中涉及到對于非勻速傳動系統誤差的溯源方法,最終將其作為對比文件1結合其他對比文件通過說理進行評述。
三、總結
本文就非專利庫的追蹤檢索結合案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無論對于哪個分類號下的專利,上述的非專利庫的追蹤檢索方法都是可以借鑒的,尤其是對于那些大學申請的專利。
期刊的追蹤檢索可以從三點出發:發明人和申請人;其發明人所寫的文章的引用;從關鍵詞出發注意檢索到的文獻的引用文獻;從關鍵詞出發注意其相同主題的課題組的相關文章。
參考文獻
[1]“S系統中非專利數據庫的檢索”,林峰,審查業務通訊光電部專刊,第18卷第226期,第147-151頁,2012年7月25日;
[2]“G09B領域在中文非專利數據庫中的檢索策略淺析”,顧洪 張洪雷 朱瓊,審查業務通訊光電部專刊,18卷第226期,第142-146頁,2012年7月25日;
[3]“CNKI檢索盲點及對策”,武波 劉明,中國發明與專利,第16卷第3期,第101-104頁,2019年3月16日。
(作者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江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