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衛
摘要:住房問題歷來是關乎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基本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問題,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保障房的投入與建設力度,力爭做到“應保盡保”。本文通過對小城市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的分析研究,提出解決公租房緊缺和商品房庫存積壓若干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小城市;建水
【引言】
建水縣是云南省東南部的一座古老城市,全縣人口53萬,2016年GDP137億元。建水縣從2006年開始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到2016年底共開工建設公租房7840套,公租房覆蓋率達10%,再加上棚戶區改造、地震安居房等保障性住房,建水縣保障性住房覆蓋率已經達到了“十二五”末保障性住房覆蓋率20%的目標。于此同時建水2016年底商品房庫存近3800套,因此研究保障性住房與商品房協調發展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和建水穩定發展的需求。
一、保障房建設的現狀
建水縣2006-2015年共新建公租房7840套,目前已建成并分配入住6004套,剩余1836套正進行主體建設。公租房建設已達到建水縣十四個鄉鎮全覆蓋。建水城市規劃去范圍內共建成保障房小區6個,分別為:民生園小區(288套)、象水小區(600套)、惠澤園小區(1040套)、頤澤居小區(1463套)、恒璟佳苑小區(69套)、青山路異地安置公租房(619套)。總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可解決約1.5萬人住房困難問題。
二、房地產市場存在長期的供需矛盾
(一)城鎮化的加快發展將極大增加對住房的首次需求
建水作為紅河州的人口大縣,城區建成區面積19平方公里、城鎮化率46%較我國平均城鎮化率58%,我縣仍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大量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將成為住房需求的剛需人群,農村勞動力的大規模轉移,接近6萬農民變為城市居民,在城市安家落戶,其中20%的人群需要住房保障,這些都將帶來巨大的住房需求。
(二)公租房建設存在的問題
建水縣公租房建設選址都在城市邊緣,周圍交通教育等配套設施落后,這樣導致了居民生活成本的增加,不能很好的享受城市發展的紅利。而且公租房的集中建設,導致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集中居住,形成了新的“貧民窟”增加了社會矛盾,同時也增加了管理部門的管理難度。
(三)商品房銷售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升溫,各開發商加快了樓盤的開發力度,從建水商品房預售的情況來看,每年建水的商品房成交額平均在2000套左右,而截止2017年各開發商在建水開發待售的樓盤有3800套左右,大概是一年半左右的銷售量。
三、解決公租房緊缺和商品房庫存積壓的建議
(一)傳統的政府投資新建保障性住房方式需要改革創新。面對保障性住房需求,地方政府面臨很重的建設和民生任務,在經濟新常態趨勢下,地方政府性債務嚴控,資金壓力很大;集中新建保障房一般都位于較偏遠地段,教育、醫療、商場等配套跟不上,一定意義上不能公平享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并且造成社區以收入劃分居住群體,不利于社區融合,不利于和諧社會建設。利用存量房解決保障性住房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不能將政府購買商品房作為保障房等同于政府為房地產商解套。改革創新提供保障性住房的方式,由主要進行集中新建向購買和建設多種方式轉變,核心目的是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在保障中低收入居住困難戶居住需求的同時,能提供更好的社區環境,而消化商品房庫存只是客觀效果。通過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同時產生去庫存的效果,房地產市場得以供需平衡和結構優化,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周期縮短,節省建設用地和開發成本,促進消費,帶動市場活躍,有利于保障稅收,有利于房地產市場乃至整個經濟平穩運行。
(二)在對存量商品房進行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制定購買商品房為保障性住房的計劃,對地段區位、數量、資金、價格、開發企業的利潤限制等事項,在現有條件下進行合理安排。
(三)建立政府購買商品房作為保障房的操作辦法和流程,保證購買過程監督到位,信息透明,購買結果和住房安排公開、公平、公正。
(四)在合適的存量商品房小區選購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或者要求新建小區配建適當比例(如10%)的保障性住房,既解決土地和建設資金問題,又可實現不同社會群體相互融合,形成“小集中、大融合”的城市新區。
(五)把擬用于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劃撥土地出讓以解決政府購買資金,或者將“集中”購買或“配建”的保障房土地轉為劃撥土地,降低政府購買成本。
(六)堅持低價購買原則。采用招投標辦法或類似拍賣的電子競價競爭,根據擬定的保障房購買條件和要求,由開發商投標競爭或公開競價,價低者成交。情形特殊的實行嚴格審計和確認基礎上限定微利確定價格,并向社會公示。
【結論】
總之,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是協調發展的,保障房和商品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像天平一樣要找到中間的那個平衡點,這樣建水縣的房地產市場才能健康穩定的發展,最終實現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最終形成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住房制度。
參考文獻
[1]淺談住房保障與商品房市場如何協調發展[J].尹愛.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2)
[2]上海市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及發展思路[J].李云,謝淼.消費導刊.2009(18)
[3]對我國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新思考——基于一個比較法的視角[J].張念.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09(06)
[4]我國廉租房退出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邱敏芳,黃建.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06)
(作者單位:建水縣房地產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