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炭生產過程中,安全通風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有效提高生產的安全性,又能夠為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條件,所以,煤礦在生產當中一定要認識到安全通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來防范安全事故。本文首先分析了該項工作的作用,然后對安全通風管理進行了概述,最后提出防范通風事故的措施。
關鍵詞:煤礦;通風管理;安全;事故
1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煤炭產業不斷變革,由此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但是,煤炭產業屬于高危產業的一種,因為在發展煤炭產業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瓦斯,這些瓦斯之間會產生化學反應,從而形成有毒物質,會直接危害到施工人員的生命健康,不僅如此,在開采煤礦過程中,瓦斯的物質含量過高很可能引發爆炸,為了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在進行煤炭開采過程中要保證通風,通風順暢是煤礦開采安全的保障。
2 影響煤礦通風安全問題的因素
2.1 礦井通風設計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設計巷道斷面小是礦井設計中導致通風阻力增大、巷道內風速過高的主要原因,對礦井的安全生產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巷道的布置同樣存在不合理現象,在實際工作中,要結合考慮井田煤層賦存條件、巷道服務年限、開采技術條件以及投資利益等多因素進行巷道布置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如果巷道布置的不合理則表示礦井通風系統必然不合理。極易引起因無效巷道過多,導致通風線路過長、通風阻力過大等原因,對礦井造成安全隱患。
2.2 通風阻力大
在井巷中設置通風口是極其困難的,首先是井下環境存在多變性,經常會出現轉彎、分岔等情況,其次是工作面積的不確定,常常會出現擴張和縮小的問題,這會導致煤礦通風阻力大。
2.3 通風機效率低、管理不善
就當前來看,我國煤礦開采中所采取的通風機通風效率較低,無法為礦井提供足夠的通風量,甚至有些礦井的通風機處于長期無人打理的狀態,導致機器遭到腐蝕、變形等問題,影響通風機的工作效率。
2.4 人為因素導致的通風事故
提高安全意識的作用,通風系統的良好運作是保證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設備管理人員對通風系統管理的安全防范意識不強是造成礦井安全隱患的主要問題。管理者應重視保護員工的安全,并解決好安全工作的財、物問題,員工要注重在實際工作中保護好自己與他人,上下齊心對事故的發生進行有效的針對性防范,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觀念。必須從思想根源上杜絕煤礦通風管理從業者對工作懈怠、消極的態度,規范化對員工的安全意識培訓,從而對煤礦安全通風管理中的事故進行有效防范。
3 預防安全通風管理與通風事故的作用
井下生產過程中,煤層挖掘中將形成許多毒害性氣體,要是不能及時將它們排放掉,那么將會對作業者產生很大的危害,甚至會導致窒息等。如果通風條件不好,就會導致毒害聚集,當濃度足夠高時,便容易引發爆炸,不但導致經濟上的嚴重損失,而且還會造成人身傷害。比如在2015年,某煤礦沒有做好安全通風管理工作,就引發了比較嚴重的事故,造成很多井下工作人員中毒,導致員工蒙受嚴重傷害,統計數據顯示,這起事故之中,總計20名員工喪生。通過上文不難看出,安全通風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措施,所以,務必要對該項工作加大監督力度,以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發生,降低損失。
4 煤礦通風事故的預防對策
4.1 自然分風網絡
對自然分風網絡進行優化現如今依然處于發展階段,這一環節的研究與發展,對于礦井通風設計以及管理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在節能、節省通風成本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意義。此外,不管是控制分風網絡或者自然分風網絡的優化,在實際研究過程中,最初目的均是使礦井通風網絡的處理處于靜態,換而言之也就是僅僅能夠對礦井某個階段的狀態予以優化,然而實際礦井的生產過程是具有動態性與離散性的,礦井通風工作的實施,需要按照生產變化進行及時調整,即使在同一時期,各個需風點風量與需風點數同樣是不斷變化的,因此礦井通風需要與生產變化需求相符。
4.2 風險預警管理體系的運行
為保證礦井通風系統的安全穩定性,需要在礦井管理過程中,合理設計煤礦風險預警管理體系。此體系是防止煤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核心,在生產管理過程中發揮“防患風險”的重要作用。煤礦發生風險事故的原因多種多樣,部分風險具有一定的先兆性,因此若能針對其風險進行合理預警準備,便可有效降低風險、減少風險損失、控制規避事故的發生。由此可見,風險預警管理體系的運行以預測、判斷風險的前兆性為基礎。充分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對生產風險進行預判。建立并運行風險預警管理體系的主要步驟為:第一,搜集危機信息資料,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平臺強化部門之間與風險預警之間的聯系。第二,重視指派專員對工作區進行深入監督、調查、管理,保證資料搜集整理的全面系統性。第三,傳遞危機信息資料,構建安全責任監管系統,由安全責任人對安全管理部門之間管理與復雜,減少信息傳遞的復雜環節,保證信心可安全迅速的送至有關部門,降低拖延對信息價值的迫害。第四,保證具有完善的救援體系,有完整的、專業的緊急救援組織。當煤礦生產發生突發事件后,可通過救援體系,迅速開展救援計劃,落實應急救險機制,對發生事故的人員、物質等進行迅速的補救與轉移,將風險損失降到最低。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等完善風險預警管理體系。
4.3 建立完善的通風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高瓦斯突出礦井,在進行作業之前,需要對礦井內部設備的通風安全管理系統,進行管理性能的評估。之后借助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對于該項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優化處理,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果。在具體的完善管理中,可以根據礦井的實際情況,對于井下有毒物質,建立檢測數據庫,以及建立曾經發生過通風事故的資料數據庫。之后便于通風安全管理人員,可以使用該功能數據庫,對于井下的粉塵、瓦斯等物質,進行科學的檢測,嚴格的將其控制在標準的范圍之內,避免過多粉塵與瓦斯的集聚,造成的安全隱患。同時,在該項信息系統的指導下,需要對日常通風系統的運行情況,加強管理。管理人員需要每天分時段,對通風設備進行管理,并且詳細記錄這些信息,之后在信息系統中,輸入獲得的信息,以此能夠讓數據分析人員來對該礦井的通風情況,進行合理的把握,繼而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建議,提高管理效果。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確保煤礦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礦井生產安全進行,煤礦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安全通風工作,積極采取科學合理的防范方法來排查風險隱患,以有效預防通風事故。所以,無論是在人員素質或者通風系統方面,均應當進行重點管理,充分發揮監管部門的作用,促使相關管理人員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及時對各種隱患進行處理,以推動煤礦企業長期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七兵.煤礦安全通風管理及通風事故防范措施[J].能源與節能,2018(08):146-147.
[2]許文軍.淺談礦井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J].科技風,2018(25):99-100.
[3]高鳳利.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防治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8,9(13):140-141.
[4]張永強.探究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8,8(06):69-70+79.
[5]梁震.煤礦安全通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J].能源與節能,2018(05):169-170.
作者簡介:梁曉,1980年3月,河北永年,2010年7月畢業于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專業,助理安全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