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雷/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

個子不太高,利落短發,戴著眼鏡,目光炯炯有神,這個柔弱、斯文的女子叫鄒紅,是重慶市江北區玉帶山小學的校長。從外表看不出她有著常人不多見的堅韌、倔強和毅力。
和鄒校長相識緣起于一場課改遭遇戰。幾年前,她決定利用學校附近盤溪蔬菜水果市場的資源掀起學校的課程綜合化改革,但她遇到的阻力是空前的。長期從事單科教學的各學科老師難以適應課程綜合化的改革要求,眼看預計在下周開展的活動,都到周四了,活動方案八字都還沒有一撇,老師們情緒格外低落。其實也不奇怪,要讓早已習慣了傳統教學方式的老師們一下子轉變,組織學生開展經驗型、實踐型、探究型的教學,肯定是一頭霧水,有抵觸情緒是難免的。然而,這個平時顯得柔弱、溫和的校長,卻表現出不一樣的剛毅與堅持,要求老師們在下周二務必拿出像樣的活動方案來。怎么來解決無可更改的活動安排與老師們難以適應的矛盾呢?這個時候,我被邀請到學校給老師們打氣,當我和江北區的教研員文德英老師來到學校的會議室,等待我們的是幾十個老師的一臉茫然。可想而知,我們的理論講解在這緊迫的情形下多么蒼白無力。眼看馬上要到交流學習的結束時間了,有個音樂老師實在忍不住了,帶著情緒大聲質問:音樂學科究竟怎么和盤溪市場的調查活動對接?我恍然領悟,老師們要的是究竟怎么做的“干貨”。于是我和文老師開始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分別給每個老師進行個別指導。在經歷看上去充分的交流后,老師們帶著一定的收獲和疑惑離開了會議室。這時鄒校長的臉上一點也不輕松,但目光仍然是那么的執著:課程改革的事情一定要做下去。
第二周的活動展示,異乎尋常的成功,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更超出了老師們自己的想象。那個當初大聲質問的音樂老師指導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學科的實踐活動,她先帶著學生熟悉一段學生很喜歡的、節奏感強烈的RAP音樂段子,學生跟著節奏一邊唱一邊跳著;在學生們熟悉音樂以后,音樂老師問同學們還記得在盤溪市場開展調查的印象嗎?她要求孩子們分組把調查了解的情況寫成四段歌詞,“當太陽升起之前,爸爸媽媽和叔叔阿姨早已開始辛勤地勞作了……”,孩子們把歌詞一句句地和曲調對應起來,繼續飽含深情地唱著、跳著,課堂里的氣氛達到了高潮,孩子們唱著自編的歌,回想著在盤溪農貿市場調研的一幕幕場景,在歌聲里升華了對市場里勞動者的情感……
第一次活動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老師們的士氣,老師們也被鄒校長的堅持和信念所打動,全面而自信地投入到學校的課程改革進程中來。活動的成功也強化了鄒校長的信念,堅定了她堅持在課改的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由此,鄒紅校長和她的教師團隊摸爬滾打、跌跌撞撞,開啟了玉帶山小學的課程綜合化改革,從“第一站”課程的1.0版到不斷完善的4.0版,再到2016年12月的重慶市“卓越課堂”現場會的成功展示,見證了她初心不變、銳意改革的坎坷歷程。
如果沒有當初鄒紅校長堅定地帶著這群教師“打破”固有教學習慣,就沒有今天學校“第一站”課程。正視困難,解決問題,課程的綜合化改革必然要經歷這樣的曲折和坎坷。見人見事,見事見人,風風雨雨,酷暑嚴冬,風雨之后必見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