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燕/河北省滄州市北環路小學教師

正值仲春時節,草綠了花也開了,靜下心來仿佛能聽到種子破土、枝芽拔節的聲音。記得在書中看過,植物幼芽的頂端,都有一個半圓球形晶瑩透亮的生長點,也叫生長錐,它由一團具有很強分化能力的細胞組成。春天,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生長點也隨之從沉沉的冬眠中蘇醒過來,脫去冬裝,長出嫩芽……
在這個季節里成長的,還有我和我的學生們。我們的成長也有一個生長點——融合課程。
三年前,我開始接觸融合課程,從一開始的新奇、試探、迷茫,到現在的逐漸熟悉、有所收獲、篤定認可,我和學生一起走過幸福的成長之路。
語文是基礎學科,由學習而得以培養的語文能力,是其他各科學習的基礎。它影響著思維的質量,關乎如何正確認知世界和有效地敘述、揭示世界。那么,語文的學習是否應該更開放,更全面,更綜合呢?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打破現行學校體制下各學科之間互不交流,壁壘森嚴的現狀,讓授課教師不要受制于自己的學科。融合課程可以是一個主題下的多學科融合,也可以語文為主,融合美術、音樂、體育、科學等學科活動,這樣不僅模糊了學科邊界,更創建了比較立體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知識的世界中自由馳騁。
經過兩年多的嘗試,讓我欣喜的不僅是學生的語文“技能”得到迅速提升,更多的是在這樣的課程中,學生的精神底色正在不斷豐盈。那對萬物的探索追尋,對文化的學習傳承,對未來的積極渴求,最終成全的都是生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