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事英語教學將近二十年,發現身邊總有很多這樣的學生,學習英語認真刻苦,寒窗苦讀了十多年,然而當和外國友人交流時,聽到最多的還是那句“Sorry,my English is poor!”,作為英語教師,對此不由自我反省,力圖找到其原因及其解決的途徑。
關鍵詞:語法翻譯法;教學法;交流能力
“Sorry,my English is poor!”這句話讓我想到我在國外打工的一個朋友,由于聽不太懂英語,每次都需要老板寫下來他所交代的事情,因此而頻頻失去工作,我的朋友所處的窘境讓我對于英語教學有了一些想法。
他的困境和他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應該有著很大的關系。他從小接受的是語法翻譯的英語教學方式,因為在過去,人們沒有那么多的機會接觸外國人,他們不需要有很出彩的口語,只要能夠通過筆試,讀懂外文科技資料即可。因此課本在設計方面側重句子結構和語法,而在考試時也主要針對著學生的這些方面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的測試。人們沒有想到隨著中國大門的敞開,聽說能力如今會變得這么重要。
在所有的教學方法中,語法翻譯法是老師最容易駕馭的一種方法,它不需要老師有很流利的口語,也不需要他課前做很多的準備。老師只需要在課上將英語逐字逐句翻譯成漢語就可以了。除了一個課本,老師不用準備或是使用其他教具。他在課堂上與其說是一名導師,不如說是一臺翻譯機。與此同時,學生也感覺在漢語的幫助下會更容易理解英語。
翻譯教學法之所以如此風行,其中另外一個原因是沒有那么多聽說讀寫皆優的老師。有很多教師,尤其在邊遠地區,文化層次并不高。他們所知道的也僅局限于語法和單詞。發音不標準,音調不正確,地方口音嚴重,不能流利交流,這些都很常見。對他們來說,語法教學法是最好操作的,對于其他的教學方法,他們沒聽說過,也不愿意去嘗試。
惡性循環,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長大后成了老師,他們會繼續沿用這種方式,學生們自然而然地認為,英語是知識,不是技能,這才是學習英語,如果偶然有老師想要給學生多一些口語活動,沒有在課堂上教授一條條的規則的話,學生會認為他們在課堂上什么也沒學到,甚至還會要求校方更換老師。可見,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是多么深遠,而改變它需要我們付出巨大的努力。
為此,首先,改變考試內容是當務之急。雖然自1992年,很多中學課本就開始出現了口語內容,但是如果考試仍是基于語法,句子結構的話,老師仍然會回到原來的教學模式。我們應該減少語法的份額,加大聽說能力的測試。考試的風向標改變,必然會帶來教學方式的改變。
另外,加大對于教師的培訓力度,培養合格教師。這里的“合格”指的是聽說讀寫能力皆優,能夠駕馭多種教學方式的老師。一個說不好英語的老師是不可能教好英語的,而教學法也應該成為教師培訓項目中的主要課程,只有這樣,才能使新教師做好充分的上臺講課的準備。
當然,在所有的因素當中,最重要的還應該是教師自己,他們必須付出努力,并且愿意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當他們用英語授課時,他們必須對自己充滿自信。比如,當我的學生要求我用漢語解釋詞語時,我很少會滿足他們,我會盡力幫助他們在沒有漢語的情況下去理解,我會給他們展示實物,圖片,或是做出面部表情,運用肢體語言,給出同義詞反義詞,或是用其他單詞來進行解釋等等。比如,教“stuffy nose”時,我會把兩個手指緊緊掐指鼻子,似乎不能呼吸,并且用英語告訴他們,感冒時便會這樣。其實用英語教學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幫助你的學生開始用英語進行思考,而不是在漢語和英語之間忙碌地進行切換,這將會提高他們和國外友人口語交流的能力。
中國發展迅猛,急需一大批的英語骨干精英,這種情景在世界其他國家也同樣存在。面對這樣的壓力,在語言教育領域進行一場徹底的改變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作為教師,讓我們拿出行動,從自我做起。
參考文獻:
[1]袁燕華.對語法翻譯教學法的批評之批評[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5).
[2]陶華.論翻譯法與外語教學[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3).
[3]陳新芳.翻譯教學法和大學英語教學[J].中國科技信息,2005(18).
作者簡介:
劉莎,河南省鄭州市,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電機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