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使下有效開展學習。本文對高中化學問題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
一、 前言
問題教學法是教學工作中非常實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問題能夠對學生加以有效引導,能夠讓學生對問題產(chǎn)生足夠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 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是化學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利用問題進行引導,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如何有效提出高質量問題,便是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話題。教師要找到正確的提問時間,也就是要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便將問題提出來,從而有效吸引學生,讓學生在疑惑當中進行思考,從而有效開展學習。在教學沉悶期,教師要用問題調動學生積極性,調節(jié)課堂氛圍。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還要給學生留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有效實現(xiàn)學生自己的學習總結。
在提問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問題多樣性,避免單一、重復的問題出現(xiàn)。教師要有效改變提問方式,要讓學生在多樣性的提問方式下,對于課堂教學保持新鮮感。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分析,設計出正確的問題。這些問題要針對學生的認知進行設計,從而讓學生能夠在面對問題時做到有效理解,避免學生對于教師的問題出現(xiàn)理解困難的情況。因此,教師要對班級當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從而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掌握好問題的難度。
例如,在學習金屬鈉的化學性質相關內容時,教師便應當針對這鈉相關的各種知識點和性質進行有效備課。教師要針對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點,進行有效的問題設計:鈉的金屬活動順序要排在銅的前面,那么利用金屬鈉,是否能夠將銅從溶液當中置換出來呢?學生根據(jù)學習過的知識點,自然會回答能。之后教師便可以向學生展示鈉與硫酸銅反應的實驗,通過實驗現(xiàn)象當中,溶液當中并沒有紅色物質產(chǎn)生。同時學生將會觀察到溶液當中有藍色沉淀出現(xiàn),并且伴有氣體出現(xiàn)。這些實驗現(xiàn)象都與學生的認知產(chǎn)生了沖突,因此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這種情景式的問題當中更好地開展學習。
三、 討論解決問題
提出問題能夠在教學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更好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對教師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從而更好地開展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師可以自問自答,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通過教師進行直接的知識點灌輸或者讓學生通過實踐以及教師的引導進行學習。這些方法都能夠為學生解決問題帶來實質性的幫助,這便是解決問題當中最常見的方法。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討論式問題解決策略,這種策略在教學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已經(jīng)成了一種基本的教學形式。很多教師都會在教學工作中,在討論式解決問題方法的使用中發(fā)現(xiàn)其屬于非常有效的綜合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更好的思維習慣,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提高個人能力。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提高協(xié)作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準備好石墨、銅、鐵等電極,以及酒精、硫酸、硝酸等溶液,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從這些物品當中選擇合適的電極和溶液開展實驗,驗證化學能與電能之間存在著能夠相互轉化的關系。在實驗開始時,學生對于原電池的原理以及相應的工作條件、能力的變化形式以及在實驗中電流的流動方向等等并沒有給予足夠的認知。在實驗時,自然會有學生錯誤地將同樣屬于活潑型的金屬共同做為電極,以酒精燈做為了原料。在連通電流之后,并沒有觀察到電流的產(chǎn)生。通過討論,便會有學生發(fā)現(xiàn)酒精并非有效的電解質溶液,于是學生將會重新更換溶液進行實驗。在更換了硫酸銅溶液之后,仍然沒有電流的出現(xiàn)。這時學生便會發(fā)現(xiàn)電極的問題。當學生更換碳棒與鐵做為電極之后,便會在實驗當中觀察到電流的出現(xiàn)。這時,學生當中便會有人提出,將電極位置進行交換,會有什么樣的情況出現(xiàn)呢?學生們會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相關知識,逐漸提高自身能力。
四、 進行問題總結與評價
當解決了教學問題之后,教學工作還沒有結束。教師必須要重視教學總結與評價,避免虎頭蛇尾的問題產(chǎn)生。評價工作也是問題式教學方法當中的一環(huán),通過評價與總結,能夠讓學生將學習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對相應知識點進行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師的評價、學生自主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評價共同組成了評價體系。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以及真實的教學效果去選擇針對性的評價方法。例如,在學習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相關實驗時,便會有學生通過加熱的方式進行實驗,從而代替催化劑的使用。在教師提出這個方法之后,學生的使用便成為了正常現(xiàn)象。但是在使用加熱法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沒有在事前給予足夠的提醒,一定會有些學生沒有注意而導致過氧化氫被加熱到沸騰。這時,當將帶有火星的木棒放到試管口時,便不會再燃燒起來。學生討論過程中也很難有效找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這時便需要教師加以評價和引導:你們有沒有想過,木棒燃燒是需要充足氧氣的?現(xiàn)在木棒并沒有燃燒起來,那么氧氣是否有問題呢?通過這種引導,學生便會從根本上去探究問題,在共同探索當中尋找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五、 結束語
利用問題教學法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能夠在教學當中對學生形成有效引導,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找到正確的方向。通過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學生能夠加強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能夠更好地形成記憶。教師要針對學生特點以及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問題設計,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
參考文獻:
[1]陳俊生.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18(12).
[2]程余.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踐探索[J].中華少年,2017(34).
作者簡介:
黨進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寧夏吳忠紅寺堡區(qū)紅寺堡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