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磁感應》是中職物理課程中比較重要的一課,本文主要對該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進行規劃,從而形成一個有效的教學過程。
關鍵詞:中職物理;電磁感應;教學
一、 教學目標
1. 知道什么是電磁感應;
2. 掌握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
3. 用電磁感應知識判斷是否產生感應電流;
4.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科學學習態度。
二、 教學重點
1. 掌握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
2. 用電磁感應知識判斷是否產生感應電流。
三、 教學難點
用電磁感應知識判斷是否產生感應電流。
四、 教學儀器
蹄形磁鐵、條形磁鐵、電流表、導體、導線、螺線管、開關、電池、滑動變阻器等若干。
五、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師生一起回顧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的發現,再讓同學們閱讀本節第一自然段。知道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而后英國物理學家發現了磁場能產生電流,表明電與磁有著密切的聯系,導入新課——由磁場產生電流這種現象稱為電磁感應。
(二) 提出問題
那么在什么條件下才能產生電磁感應現象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進行探究實驗學習。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實驗,效果更好。
(三) 實驗前做好準備,各組成員相互合作邊實驗邊把實驗看到的結果現象做好記錄,以備分析歸納小結。
實驗一:按圖1連接電路進行實驗
(1)將導體AB在磁場中向左或向右運動時,觀察電流表是否有電流?若有,兩次電流表指針擺動方向一樣嗎?為什么?
(2)將導體AB平行于磁感線向上或向下運動時,觀察電流表是否有電流?為什么?
實驗二:按圖2連接電路進行實驗
(1)將條形磁鐵快速插入或拔出螺線管B,觀察電流表是否有電流?若有,兩次電流表指針擺動方向一樣嗎?為什么?
(2)將保持條形磁鐵不動移動螺線管,觀察電流表是否有電流?為什么?
(3)讓兩者以同一速度運動,觀察電流表是否有電流?為什么?
實驗三:按圖3連接電路進行實驗
(1)合上開關瞬間,觀察電流表是否有電流?為什么?
(2)斷開開關瞬間,觀察電流表是否有電流?為什么?
(3)合上開關一段時間后,觀察電流表是否有電流?移動變阻器的滑片,觀察電流表是否有電流?為什么?
(四) 讓各組學生匯報實驗結果,進行交流分析歸納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最后由師生共同總結,結論:只要穿過閉合回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電路中就有感應電流產生,這叫作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作感應電流。
(五) 練習
電磁感應實例分析160頁例1例2改為練習,由學生獨立完成例題學習,練習用磁通量變化去判斷是否產生感應電流,教師引導幫助,加深理解電磁感應及應用能力。
六、 小結
1. 電磁感應:由磁場產生電流這種現象稱為電磁感應。
2. 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只要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電路中就有電流產生。
七、 布置作業
談一談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的每次實驗磁通量的變化。
八、 板書設計
8.4 電磁感應
(一) 電磁感應
由磁場產生電流這種現象稱為電磁感應。
(二) 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
只要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電路中就有電流產生。這種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現象叫作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作感應電流。
(三) 電磁感應實例分析
例1例2,160頁。
作者簡介:
劉子雅,海南省儋州市,洋浦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