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思想觀念的進步,人們對于幼兒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一些比較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和國內外學者經過實踐探索發(fā)現(xiàn)的理論認為:游戲可以與幼兒教育相結合,融合進幼兒的教育中去,增強幼兒學習的趣味性與有效性。本文從現(xiàn)在幼兒教育的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將游戲運用在幼兒教育中的方式與優(yōu)勢。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教學
游戲是幼兒教育的主要方式,幼兒園經常用游戲性強的活動來吸引幼兒眼球,在玩耍的同時促進幼兒身心以及智力成長。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是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合到各種游戲中,再以游戲化的語言、動作、故事方式體現(xiàn)出來教學的要求。教學游戲化的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fā)展的主體,旨在通過有愉快的身心體驗的以教師為手段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方式來獲得某種特定的知識認知,只有將游戲與教學相結合,達到樂學的境界。
一、 幼兒園教育現(xiàn)狀分析
幼兒年齡尚小,心智發(fā)育不完全,一切身心都處于等待開發(fā)階段,因此幼兒教師身上背負的希望與壓力是很大的,家庭、學校和社會中有無數(shù)雙眼睛在盯著幼兒園。但在現(xiàn)實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幼兒教育變成了小學教育的奠基石。幼兒園教師給幼兒灌輸一些本應是小學階段學習的知識,忽略了幼兒的身心思維等智力發(fā)展。這種將應試教育的模式運用在幼兒園教育中很明顯是不明智的,抑制了幼兒的行為習慣對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學習發(fā)展,將幼兒的想象力、動腦動手能力拋之腦后。我國現(xiàn)在為了改變這種情形,使幼兒園教育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提出將游戲運用在教育中的教學方式。游戲是在輕松玩耍的同時鍛煉幼兒思維、記憶與認知的最好方式,將其與幼兒教育相結合能憑借其獨有的先天優(yōu)勢條件讓幼兒在智力發(fā)展與能力提高方面有所突破。
二、 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和融合
(一)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主要內容
幼兒園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通過游戲對幼兒進行智力、思維等方面的教育,使幼兒的身心得到發(fā)展。在以游戲為主的幼兒園教育中,幼兒園必須要提供相對充足的空間與時間給幼兒讓幼兒對游戲進行自主的選擇,并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發(fā)進行游戲,一方面增加了幼兒的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又促進了幼兒的體驗認知的發(fā)展。此外,在讓幼兒進行自主選擇游戲時一定要注意游戲的類型,幼兒的判斷力有一定限制,這導致他們在進行選擇時無法做出判斷。因此,就需要幼兒園教師的幫助了,教師可以幫助他們把游戲分類,比如分為生活經驗游戲、人際交往游戲、幼兒喜歡的休閑游戲、益智類游戲、普通教學游戲……這些游戲類型幾乎已經涵蓋了幼兒園常見游戲的方方面面。在進行游戲時要注意活動區(qū)域、活動時間段、活動隊伍、活動影響等等因素,做到合理、科學、有效,達到釋放幼兒天性、實現(xiàn)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目的。
(二) 用幽默風趣的游戲語言來進行幼兒園教育
由于幼兒對事物的認知與成人不同,他們會認為太陽是一位老爺爺,大樹會和鳥兒聊天,小溪里有會唱歌的青蛙,等等。幼兒園在進行幼兒教育教學時一定要抓住這一特點,轉變語言交流方式,用幼兒的眼光去看待這個有意思的世界,再用幼兒化的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幼兒正是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師的語言習慣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去看一些幼兒比較喜歡的動畫片來觀察幼兒的世界,去了解幼兒的身心層次。現(xiàn)在的動畫片大多數(shù)都是比較具有幽默化的語言和富有教育啟迪意義的。教師不僅可以自己看,還可以帶著幼兒一起看,看完之后帶著幼兒一起進行角色扮演、對話扮演,在游戲過程中盡量選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引導分析思考動畫片里想要傳達的品質或價值觀。
(三) 用靈活生動的肢體語言來進行幼兒園教育
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經常會出現(xiàn)老師說的話幼兒聽不懂或者無法理解,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掌握多項技能來將自己想要傳達的東西傳達給幼兒。肢體語言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將一些幼兒的理解力范圍之外的東西通過肢體語言的輔助表達幼兒會理解得比單純語言傳遞更快,這是因為肢體語言本身就是一個將抽象化的東西通過肢體的直觀形象模擬對方對所描述的事物有一個大概的概念或認知。這種方法在世界上每個地區(qū)都有使用,其適用范圍大與被接受程度廣也足以說明肢體語言是輔助人們進行語言表達時的強有力的借助工具。
幼兒教師幼兒園工作中接觸到的都是年齡與心理有著巨大鴻溝的幼兒,兩方差異明顯,語言交流會出現(xiàn)障礙也不足為奇。但幼兒教師應努力適應這種現(xiàn)狀,做到與幼兒的和諧交流,成為幼兒的朋友,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四) 把游戲貫穿到整個幼兒園教育中
游戲在整個幼兒教育方面扮演了一個精神方面指引的角色,是對幼兒精神層面上的教育,在精神層面對幼兒施加影響力,使幼兒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產生認同感。幼兒教師在利用游戲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時應注意滿足幼兒的情緒釋放與表達,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認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初步思想系統(tǒng),使幼兒園教育體系真正成為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的教育載體。
經過很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在游戲中教學是兒童最喜歡的一種方式,其集趣味性、益智性、簡潔性等特點也得到廣大教育行業(yè)工作者的認可。游戲對幼兒成長的優(yōu)勢非常顯著,比如幼兒在游戲中可以充分展現(xiàn)出他們的天性和創(chuàng)造力,能夠投入自己的熱情到游戲中去,這是一個明顯的有利于幼兒身心發(fā)展的標志。在幼兒園教育中成為一種最常見、最受歡迎的教學方式。甚至有的學校在小學一二年級階段仍會在學生學習中將游戲滲透進課堂中。從小學教師對游戲的態(tài)度來看,游戲在更低階段的幼兒園教學中是占有很重的比例的。作為幼師,要深刻意識到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有效地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將幼兒興趣通過游戲充分調動起來,從而使幼兒教育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丁海東.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教育導刊,2007(02).
[2]裴楊梅.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J].揚州市邗江汊河幼兒園,2016(09).
作者簡介:
王莉,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民勤縣藍天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