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華
摘 要數學作為初中教學的一門基礎性課程,能夠培養提高初中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整個初中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創新探索,靈活課堂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學習;教學方法;創新;探索
中圖分類號:C42,V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001-02
傳統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簡單、呆板,教學課堂與其他學科相比,相對沉悶、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數學課堂也被學生貼上了“枯燥”“無聊”的標簽。特別是在初中學習階段,學生正處于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培養的黃金期,也處于容易叛逆的青春期,如果不能在教學中轉變教學思維、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將會使大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陷入“不感興趣”、“成績低下”的惡性循環,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極為不利。本文從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重要性、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和創新方法探究等方面,對初中數學創新教學進行探討研究。
一、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通過良好的教學方法來實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根據新時代社會發展規律和學生學習特點、興趣愛好不斷進行改進、創新,實現教學的高質量。
(一)新穎創新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先決條件,沒有興趣再怎么強迫也達不到效果,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被激發出來,教師教學就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二)新穎創新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基本上被放在了“對立面”,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教學思維過于傳統,呆板、僵硬地沿襲幾千年來封建社會的“師道”,認為教師在課堂上是說一不二的,極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根本無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轉變教學思維、創新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改變這一現狀,教師主動改變,適應學生要求,了解學生心中所想,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新穎創新的教學方法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新課改也要求初中數學教學要因材施教,要打破傳統統一、規范、單調的教學模式,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新穎創新的教學方法能夠極大提升教學質量
任何教學方法都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服務的,提高教學質量是改進教學方法的前提條件。改進教學方法能夠幫助教師更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情況,幫助教師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案,有針對地進行“滴灌”式教學,逐步提升教學質量。
二、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通過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和對其他課堂教學的觀察,筆者認為進入新時代,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教學思維傳統,課堂缺乏活力
現在許多數學教師,特別是教學時間比較長、資歷比較深的教師都是在以前的教學年代成長起來的。傳統的教學思維比較難以改變,他們在數學課堂教學時,秉承過去的教學理念,不注重區分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搞“漫灌式”,一字鋪開;教學中,搞“家長制”“一言堂”,只是一味在講。這樣的課堂缺乏生機活力,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單一,很難達到教學效果。
(二)教學手段單一,學生興趣低下
數學教學雖然相對其他學科教學更具嚴謹和固定,但教學方法也不是沒有創新點。一些教師認為,數學教學只需要把知識點和解題技巧教給學生,然后進行大量的習題練習,進行記憶鞏固,達到學生都掌握的目的就行,不需要在課堂上搞什么教學手段創新。這種教師講解、學生練習鞏固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往往是“事倍功半”,已不再適合新時代學生學習,不能很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通過學習興趣帶動學習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課堂缺乏探究性
初中數學雖然知識點固定,教學內容固定,但也應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啟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探究性。但說實話,現在的數學教學大多還停留在老師講、學生聽、課后練的模式,這種形式化、程序化的教學模式雖然簡單,但是過于沉悶、死板,不能很好提升課堂學習樂趣;老師嚴格按照備課來上課,為了教學進度,不敢讓學生自主探索,師生之間的創新互動也比較少,有互動也是提前備好的,缺乏新穎性和探究性。
(四)學生思維缺乏創新性
學生創新思維的缺乏主要是當前應試教育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揮,數學作為考試的基本學科,在整個學習成績中占有很大比重,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只能放棄自己的創新思維,投入到解題、練習的“題海”,死記硬背知識點,牢牢記住解題方法,百練千練鞏固提高。這種一切以成績為基本的模式大大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雖說這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但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很好的創新教學方法也有一定的關聯。
(五)師生關系不夠和諧
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學教學本來相對其他課程教學在課堂趣味性和互動性上有著天然的劣勢,如果不能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那么更難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特別是初中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教師就更需要在教學中通過新穎的教學方法,與學生構建和諧友善的關系,為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礎。
三、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一)轉變教學思維,突出以人為本
教學思維的轉變是創新教學方式的先決條件,思維不轉變,教學方式就談不上創新。教師要適應新時代,新課改的要求,改變以前以教師為主,教師上面講、學生下面聽的課堂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把學生成績提高和素質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的中心,使用更加民主的教學方法,積極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合理提問引導,啟發主動探索
教師應把數學教學課堂打造成一個充滿未知、充滿求知、不斷探索的課堂。課前,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針對知識點設置合理的問題;在上課過程中,適時的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答案。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問提問,通過教師引導式解答,讓學生自己運用公式分析問題,論證問題。比如,在多邊形內角和的知識點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講解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180度,四邊形四個內角和是360度,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研究五邊形五個內角和是多少?六邊形等,依次得出答案180度、360度、540度、760度……,再讓學生觀察這些數字之間的規律所在,引導學生探究出N邊形內角和公式(n-2)×180。
(三)運用新興媒體,輔助教學提高
進入新時代,新技術日新月異。學校也要適應時代步伐,不斷接觸新技術,課堂作為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最直接的平臺,教師更要主動接觸新技術,利用新技術,傳授新知識。要善于運用多媒體進行直觀、形象的授課,特別是在教授多面體等比較抽象的立體知識點時,可通過繪畫基本構建、投影立體結構等形式將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形象化。有條件的,教師也可探索全息投影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在減少學習難度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效果。
(四)加強師生溝通,探究合作教學
教師在授課中,不僅僅是教師,更應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應本著平等交流的基礎,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模式,把課堂變成合作教學、教學相長的課堂。教師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知識點。教師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放開手腳,對于新知識點,也可讓學生自主組隊,研究探討,推薦一名組員上講臺為其他學生講解。這樣不僅能夠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更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知識,加深印象。
四、結語
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創新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積極探索,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探索數學學習的本質,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玉琢.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新[J].創新教育,2017(101).
[2]孫祖剛.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