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麗 ,李文菁 ,蔣冬花 ,唐四元 ,童 麗
(1.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2.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3.常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000)
護理臨床教學主要采用理論講授、實踐訓練的教學方法幫助護生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從而獲得應有的專業(yè)技能、態(tài)度和行為的教學組織形式[1]。合作學習又稱小組合作學習或伙伴教學,通過合作學習實現(xiàn)小組成員正向互動、共同發(fā)展的目的,這是合作學習的最大優(yōu)勢[2]。近年來,筆者在護理臨床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收到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隨機抽取在湖南省兩所綜合性三甲醫(yī)院實習的我院2014級三年制大專護生133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66名為對照組,67名為干預組。兩組護生入學平均成績、實習前理論考試成績、性別、年齡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2.1.1 制訂實習計劃 編制護理專業(yè)實習大綱,按照人才培養(yǎng)方案設置課程,實習時間為8個月,護生到實習醫(yī)院大內科、大外科、婦產科、兒科、門(急)診、手術室等輪轉,學習基礎理論、專科護理理論和操作技能(包括20項常用護理技術)。
2.1.2 統(tǒng)一標準發(fā)放《護理基本技術》[3]《常用護理技術實訓手冊》[4]《護理專業(yè)技能抽考標準與題庫》[5],護生人手一冊。制訂實習總計劃與科室實習計劃,于進科室前進行3~5天的崗前培訓,在醫(yī)院示教室或實訓室統(tǒng)一操作標準,強化護士角色,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兩組護生所用教材與考核標準相同。
2.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學習“三基”、臨床實習手冊、專科護理常規(guī)、醫(yī)院護理技能操作考核標準等。按照課上教師示范—護生回示—角色扮演—綜合訓練—討論總結—反饋矯正—課外自主練習—教師再指導的流程展開教學。
2.2.2 干預組 在傳統(tǒng)帶教的基礎上采用合作學習模式。
(1)合作要素。合作學習包括以下5個要素[6,7]:相互依賴,明確職責,面對面交流,溝通技巧,小組討論。
(2)護生分組。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每5~6人一組,將全班分為12組,組內推選一名組長[8,9]。Baghcheghi等[10]研究證明,合作學習模式相對于傳統(tǒng)學習模式更有利于學生掌握溝通技巧,該研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性別、種族和家庭背景進行分組,避免某一小組學習能力過強或過弱,組內成員的個性、學習方式等均有差異,學習能力有強有弱,相互補充[11]。
(3)學習方法。如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STAD)、切塊拼接法、思考配對分享法[12]。①技能訓練: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專科知識與技能訓練,包括一對一輔導、角色扮演、護生互評、教師點評等環(huán)節(jié)。②操作考核:按照《護理專業(yè)技能抽考標準》[5]給予個人成績,匯總計算小組平均成績[2]。③角色互換[13]:指導護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參與實踐,角色扮演。④小組討論:各組派代表發(fā)言,組間交流,教師歸納總結。了解培訓效果、護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滿意度、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改進措施。
(4)效果評價。①考試評價:采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理論考試根據(jù)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大綱要求出選擇題100道,滿分100分。要求小組項目考核達到80分以上,計算平均分,比較各組總成績。②問卷調查:采用自制的護生一般情況調查表、臨床帶教質量調查表、護生素質調查表及護生實習質量調查表等進行調查。
(5)測量信效度。采用內容效度指標測量問卷效度,邀請4位護理、臨床醫(yī)學、教育、管理專業(yè)教授和兩名護生對調查表的有效性進行打分,滿分為10分。護生素質調查表內容效度平均為(9.20±3.30)分,護生實習質量調查問卷內容效度平均為(8.19±2.30)分。信度測量采用重測信度和Cronbach’α系數(shù),抽取20%的調查對象(14人)于兩周后再次對兩份調查表進行評定。結果顯示,護生素質調查表重測信度為0.95,護生實習質量調查表重測信度為0.79,Cronbach’α系數(shù)分別為0.80、0.77。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于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進行問卷調查。兩組帶教教師的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和受教育程度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護生性別、年齡、學歷層次、政治面貌、居住地和是否獨生子女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實習結束后,護理部統(tǒng)一安排理論考試與技能考核,兩組護生干預前成績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對照組干預后總成績均優(yōu)于干預前(P<0.05),干預組干預后總成績優(yōu)于干預前(P<0.01),見表2;干預后兩組總成績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 3。
表1 干預前兩組成績比較(±s,分)

表1 干預前兩組成績比較(±s,分)
項目 對照組t值P值理論考試技能考核76.86±2.65 79.83±1.32干預組77.27±2.81 79.81±1.72-0.919 0.103 0.360 0.918
表2 兩組干預前后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成績比較(±s,分)
項目 對照組 干預組干預前 干預后t值P值干預前 干預后t值P值理論考試技能考核76.86±2.65 79.83±1.32 78.50±5.97 81.41±5.88-2.098-2.030 0.040 0.046 77.27±2.81 79.81±4.19 82.72±3.29 83.57±4.19-5.058-7.154 0.000 0.000
表3 干預后兩組成績比較(±s,分)

表3 干預后兩組成績比較(±s,分)
項目 對照組t值P值理論考試技能考核78.50±5.97 81.41±5.88干預組82.72±3.29 83.57±4.19-5.058-2.433 0.000 0.016
調查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護生成績差異無顯著性(P>0.05),對照組干預后成績優(yōu)于干預前(P<0.05),干預組干預前后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0.01),干預后對照組與干預組總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0.05)。大部分護生認為合作學習、分組訓練效果好,小組成員間通過討論達成一致意見,互幫、互督、互學,明顯提升了學習效果。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提前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明確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護生以小組為單位,由組長負責進行專科知識學習、操作技能訓練。這種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的教學模式得到護生廣泛好評,帶教教師在此過程中扮演組織者、指導者、觀察者和督導者角色,啟發(fā)、引導、幫助護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分析調查結果可知,在護理臨床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大大激發(fā)護生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小組成員人際溝通能力,樹立團隊合作精神。組長督促團隊成員一起學習,制訂月、周學習計劃,并定期發(fā)送至QQ群和微信群,成員觀看視頻、反復練習,使職業(yè)能力得以提高。小組中有的護生性格內向,不善言辭,而組間與組內討論能夠鍛煉其膽量。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護生創(chuàng)新能力[14]。Fitzgerald[15]在精神護理學教學過程中應用了該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而且提高了課程教學評價結果,使學生形成評判性思維。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分組不平衡會影響教學質量[16],目前異質性分組在實際教學中并未得到很好的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以合作為中心,以案例為先導,以反思為動力,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革,為護理臨床教學提供了有效培養(yǎng)護生職業(yè)能力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姜安麗.護理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2]楊麗,蔣冬花,聶含竹.合作學習策略在實習護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與示范[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12):51-53.
[3]莊華英,朱明瑤.護理基本技術[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
[4]李喜蓉.常用護理技術實訓手冊[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
[5]吳麗文,姜冬久,鄒玉蓮.護理專業(yè)技能抽查標準與題庫叢書[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2.
[6]Falk N L,Phillips K M,Hymer R,et al.Using a student-facultycollaborative learning model to teach grant development in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J].J Contin Educ Nurs,2014,45(5):212-218.
[7]Li M P,Lam B H.Cooperative learning[EB/OL].http://www.ied.edu.hk/aclass/Theories/cooperative learning coursewriting_LBH%2024June.pdf,2015-01-20.
[8]余筆清.踐行形成“圈子”的小班合作學習[J].上海教育科研,2014(5):71-73.
[9]曾妮,田曉紅.國內課堂合作學習研究文獻綜述[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4(2):20-24.
[10]Baghcheghi N,Koohestani H R,Rezaei K.A comparison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learning methods in theoryclasses on nursing students’communication skill with patients at clinical settings[J].Nurse E-duc Today,2011,21(8):877-882.
[11]王俊杰.論合作學習與護理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護理教育,2011,8(3):140-141.
[12]蔣波,譚頂良.論合作學習理論的困惑[J].教育導刊,2011(11):9-11.
[13]楊麗.合作學習教學法在男護生《護理基本技術》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4):1111-1114.
[14]張麗霞,王艷玲,曾桂琴.本科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改革初探[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304-307.
[15]Fitzgerald D.Employing think-pair-share in associate degree nursing curriculum[J].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ursing,2013,8(3):88-90.
[16]張軍,周焓,韓則政,等.合作性學習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4):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