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成,姜海燕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骨科作為外科學的重要二級學科,涉及面廣、實踐性強,對臨床教學有著較高要求。創傷骨科因面對的骨折形態不一,解剖結構立體復雜,更是醫學教學的難點。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創客教育成為近年來智慧教育的一個熱點[1]。為提高骨科專科教學水平,本文結合創傷骨科教學現狀和臨床需求,提出了基于創客思維的實驗教學模式,以期為醫學專科教學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具體如下。
選取在我院進行輪轉實習的五年制臨床本科大五學生為研究對象,共70名,男43名,女27名,年齡22~25歲,平均(23.4±2.7)歲,所有納入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1.2.1 研究方法 將70名學生依照整群貫序法分為兩組,每組35名,分別采用傳統LBL隨班見習教學模式(對照組)和基于創客思維的實驗教學模式(觀察組)進行臨床教學。研究實施前對兩組年齡、來源、入科前臨床能力等進行評估,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2 教學方法 對照組帶教教師根據骨科實習教學大綱隨班開展教學,以面對面診療專題講授、骨折分型及治療操作示范和典型案例討論為主,進行階段性強化訓練以完成教學任務。觀察組以創傷骨科臨床管理的意義和建構為基礎,從創客環境、創客課程入手,全過程融合研討式練習、基于項目的實操以及進階實驗(循證分析和處理)來驅動、誘發體驗式學習活動,力爭在短期內促進學生臨床技能的跨越式提高。具體方法如下。
(1)強化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的設計,將骨折疾病處理中需要的各種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翻轉課堂形式來講授,使學生在不斷創新實驗、分析和思考的氛圍中學習。例如,在復雜骨折診斷及分型、治療決策和手術方案設計教學中,教師以該類型骨折處理原則導入新課,選題設問,明確任務目標。可以確定一個首優臨床診斷,選擇1~2個重點結局預測指標,設計課題項目,要求學生圍繞任務展開學習。學生在課前復習相關骨折疾病的損傷機制、解剖標志和骨折特點,結合教材、文獻及多媒體課件、微視頻等,自主搜集或分析治療機制中的力學特征、解剖復位、內固定特點等,從而實現對學習內容的感性認識并帶著未解決的問題聽課。
(2)教學中重視典型病案的應用,以問題為導向,使學生在不斷臨床循證中增強操作信心。例如,按照訓練計劃布置模擬實訓環境,利用3D模擬技術(CT平掃+三維重建+3D模型)進行高級臨床情景下的手術設計和操作訓練。在病史采集、查體、閱片、手術入路、骨折復位、骨牽引、切開縫合、縫線打結、關節假體安裝及其他術區操作訓練時,借助骨科大數據平臺進行專科技術操作,制作圖文學習材料(如開發屬于本系統內部的Arduino創客項目)。
(3)要以創新教學語言引領學生臨床思維,通過復雜骨折主題診斷、示范教學查房、疑難病案討論等體驗式創客活動來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其主動建構臨床思維體系。在臨床關鍵知識點講授中要不斷設計碎片化、主題化的創客活動,特別是將創客教育理念與信息技術融合,如采用微信平臺+微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性。
(4)重視學生主體臨床思維訓練,把教學主動權交給學生,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誘導學生主動反思、求證、去偽、更新,實現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和臨床知識的融會貫通。要增強學生溝通協作意識和資源分享意識,通過研討式互助活動完成課業、研究報告與論文。教師要動態評估學生臨床適應和知識消化能力,總結本期授課中的難點,重點講解,啟發學生思考。
1.2.3 教學評價(1)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評:教學結束后,采用CTDI-CV量表(中文版)[2]對兩組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進行測評。該量表由Watson Glaser等編制,經國內漢化修訂完成,包括7個特質維度和70個條目。采用1~6級評分法,得分70~420分,得分越高表示評判性思維能力越好。該量表內容效度經教育專家評議為0.875,重復信度系數為0.711,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2)教學效果調查:由研究者在參考有關文獻[3~5]基礎上自行設計問卷,由學生本人填寫,調查其對本組教學模式的認可度。共5個調查項目,分別是實現教學與臨床同步、理論成果轉化、促進臨床思維、提高臨床技能、創新空間。每個項目依據認可(滿意)程度分為4個等級,正向計分。經專家評審并預調查,本問卷具有良好信、效度。
數據錄入EpiData 3.1軟件,利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等量資料描述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統計學校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CTDI-CV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CTDI-CV量表得分比較(±s,分)
項目 觀察組(n=35)34.57±6.22 35.81±4.12 39.19±6.75 37.39±4.65 38.52±5.66 35.03±7.24 38.57±7.26 258.30±14.57對照組(n=35)t值P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總分30.54±7.44 35.87±6.11 31.25±4.83 32.01±4.35 38.16±6.16 34.19±4.07 31.22±7.48 232.24±13.02 3.291 1.022 3.371 2.366 0.215 0.517 3.198 7.623<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表2 兩組對教學模式的評價(±s,分)

表2 兩組對教學模式的評價(±s,分)
組別 促進臨床思維4.63±1.82 5.53±1.62 6.271<0.05實現教學與臨床同步 理論成果轉化對照組(n=35)觀察組(n=35)t值P 4.86±1.56 6.74±1.21 9.011<0.05 5.16±1.42 6.67±1.51 7.235<0.05提高臨床技能5.69±1.46 6.73±1.22 7.327<0.05創新空間4.31±1.68 7.68±1.77 10.512<0.05
臨床實習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環節,為使臨床實習生獲取與專業素質相適應的臨床能力,各學科實習帶教教師必須努力提升臨床教學水平。然而,目前很多實習醫院教學模式單一,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參與的填鴨式教學較為普遍,實習教學中師生交流不暢,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性實驗項目缺乏等。這些問題導致臨床實習教學與醫學生臨床能力培養的現實需求脫節,抑制了醫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的發展[5]。因此,創新臨床實習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近年來,教育內容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同專業大學生職業能力發展必須在創新中實現。創客運動使教育領域出現了新的教學模式——創客教育[1,6],對高等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創客教育以“創造中學”為主要教育方式,突出體現“創造是學習的途徑”[7]這一核心理念,為不同學科學生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幫助。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創客思維的實驗教學模式,涉及醫療科研、教育管理等多個層面,旨在更好地幫助教學醫院、臨床教育工作者將專科教學內容、情景及資源進行整合,以實現大數據時代醫學生快速成長的教育目標。
本研究以本科大五實習學生為樣本,通過分組對照評估基于創客思維的實驗教學模式的效果。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帶教教師立足于學生視角,依托現有教學平臺,從教學環境、課程、技術支持等多方面入手,有目的地將創傷骨科專業教學過程進行跨界融合,提高教學開放性。依據臨床項目設計創客主題,激發學生主動投入獨立或協同的創造性學習活動中,使其臨床思維能力和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學生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明顯較高(P<0.05),對教學模式的認可度也較高(P<0.05),說明基于創客思維的實驗教學模式對提高創傷骨科教學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基于創客思維的實驗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促進臨床實習生評判性思維和臨床技能的培養,是提高創傷骨科臨床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作為一種新的實習教學模式,其獨有的視角和鮮明的特點必將引起醫學教育領域的重視。但由于本研究開展時間較短,僅限于單一學科,且目前有關創客思維在醫學領域的應用處于初級探索階段,如何建立既符合創客教育共性也適合醫學生素質培養的教學體系,仍是需要學者長期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趙靜,高輝,楊海玲.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醫學類高職創客教育[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6):52-55,62.
[2]段愛旭,賈濤,范利國,等.醫學統計學PBL教學法對醫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4,31(3):532-534.
[3]顧宏祥,高亞利,王志榮,等.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方法及其影響因素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1):36-39.
[4]張冬青,何坪,劉彥,等.專科層次臨床醫學專業課程建設效果調查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4):766-771,754.
[5]Twibell R,Ryan M,Hermiz M.Faculty perceptions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student clinical experiences[J].Journal of Nursing,2005,20(19):615-619.
[6]劉紅梅.創客思維式案例教學法的構建與應用[J].江蘇高教,2016,11(4):71-73.
[7]馬林.基于創客空間的學習模式設計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