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文
昆明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昆明 650500
打開中國藝術史長卷,我們發現,古人留給我們了無以計數的珍貴文化遺產,這些藝術形式在不同歷史時期融入到不同的學科和領域中,如篆刻與書法的交匯,書法與茶文化的結合,繪畫與園藝的交融,雕刻與佛教的碰撞。一卷一軸散發著傳統文化的芬芳,一筆一畫流露出藝術家對傳統的眷戀,一景一物顯現出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傳統的契合。
蜜蜂在地球上生存了幾千萬年,人類在數千年的馴化和飼養蜜蜂中,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經過數千年的積累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蜜蜂文化,并滲透到我們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學藝術、醫藥、民俗、宗教等各個領域,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蜜蜂文化迎來了發展的最好時期,如何繼承和發展蜜蜂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我國傳統藝術種類繁多,但在世界范圍內獨一無二和標志性的技藝之一則是篆刻工藝[1]。篆刻藝術在漫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不斷發展完善,形成了日益完整的符號化語言,凝練了獨有的藝術氣質和文化底蘊,成為中國古典文化重要傳承的載體。并于方寸之間、紅白之中創作出各種美的結構和形式[2]。篆刻藝術對增強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內在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篆刻藝術最成功的應用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中國印,讓篆刻藝術廣為民族所知。盡管古人留下了大量歌頌蜜蜂的古詩詞,但針對蜜蜂主題的篆刻作品幾乎沒有,因此,本文采用傳統篆刻“符號語言”來表達蜜蜂古詩詞,并對多個創作的作品進行簡要賞析,同時對這一領域的發展前景進行展望。

圖1 蜜蜂王國

圖2 東方蜜蜂

圖3 蜜中有藥治百疾

圖4 補中也

圖5 老滇凰
蜜蜂王國是一個大家庭,蜜蜂屬共有9大蜂種,作者以蜜蜂分類為主題,對蜂種名稱進行了篆刻創作。現以“蜜蜂王國”和“東方蜜蜂”為例加以欣賞(圖1、圖2)。圖1印釋義為“蜜蜂王國”,規格為5cm×5cm,取法秦漢瓦當結構,以朱文形式展示,原瓦當正中間為一字,有些為無字,本例中換成蜜蜂卡通圖片。篆刻最早起始于殷商時期,春秋戰國得以發展,秦漢時達到頂峰,明清時期重新活躍,經過民國發展,解放后至今迎來新的發展高峰。幾千年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成千上萬的范例可以借鑒,新時期采用這一范式來創作,寓意有二:一是取法高古;二是蜜蜂王國包含全球世界9大蜂種,甚至包含所有傳粉蜂類,通過圓形的瓦當形式可以寓意全球的蜜蜂。
東方蜜蜂是蜜蜂屬已知的9大蜂種之一,具有耐低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等一些獨特的行為特征,能很好的適應極端氣候條件,是農業和山區植物至關重要的授粉昆蟲,它們對保持生物多樣性起著重要作用。“東方蜜蜂”四字(圖2),規格為2.5cm×2.5 cm,取法秦印典型的田字格布局,整體莊重渾穆,平整規矩。“東”、“方”二字較簡單,“蜜”、“蜂”二字復雜,在章法設計上,如果采用常規的漢印布局,美觀上將有欠缺,因此,采用秦印田字格格式,框格布局彌補了“東”、“方”二字整體偏小的不足。通過在印側或印背刻上刻制印年記、編號和釋文等文字、題記,記述“東方蜜蜂”的相關特性,即可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本文由于篇幅限制未加入邊款的圖片)。
蜜蜂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并謳歌不已,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句,如唐代羅隱的《蜂》詩中的“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蘇東坡《安州老人食蜜歌》中“蜜中有詩人不知,千花百草爭含姿”、“小兒得詩如得蜜,蜜中有藥治百疾”,本人對這些古詩詞進行了篆刻創作,以“蜜中有藥治百疾”為例(圖3),規格為3.0cm×3.0 cm,本印采用古璽方式進行創作。古璽是篆刻藝術的源頭,它帶有明顯的初創特性,先秦古璽風格以雄奇寬博、蒼古凝重為主流,并表現出自由活潑、精巧奇逸的趣味。古璽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在形式上追求裝飾,無論印面的形態和文字奇趣都對當代篆刻創作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此外,古璽字形變化較大,章法自然天真,參差錯落,造就了古璽雄奇的藝術風格。因此,一些蜜蜂主題相關的古詩詞,由于字數較多,借鑒古璽印式,可能達到較好的表達效果,并凸顯出較強的藝術性和裝飾性。
《本草綱目》中也有不少對蜂的描述,如對蜂蜜功能的敘述:“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這些詞句具有很好的宣傳蜜蜂功效的作用,均可以入印,本人將“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入印創作,其余語句用于邊款中加以補充。以“補中也”為例(圖4),規格為3.0cm×3.0 cm,采用圓形秦印方式創作,“補” 字較大,占一整格,其余兩字各占一小格,“補”字頂部和底部留紅較多,剛好與“中”字和“也”字因字形較小造成的留紅形成對角呼應。

圖6 佤邦土蜜

圖7 蜂馳天下
由于篆刻具有很強的裝飾性,針對不同蜜蜂產品品牌,以古老篆刻藝術形式進行創作,這種模式可以在產品宣傳上增加新的元素,以“老滇凰”為例(圖5),其規格為5.0 cm×5.0 cm,采用秦漢瓦當形式能較好的展現出這一品牌特性,具有較美的裝飾性,古樸的漢代瓦當風格顯示出企業老字號的歷史,同時也凸顯出較強的區域性特點(如“滇”字代表云南,居于印正中,凸顯效果十分明顯);“佤邦土蜜”(圖6)采用隸書字體入印,規格為2.5cm×2.5 cm,采用文獻中古人采用過的章法布局,字體換成大家都能認識的隸書字體,具有較強的時代性。
“蜂馳天下”(圖7)是揚州一家著名的蜜蜂文化公司品牌,印章規格為5.0 cm×5.0 cm,因為名字比較大氣,在設計時,作者不敢太多發揮,通過查閱書法字典等文獻,按照組字方式來設計,選字均為秦漢古籍中的文字,增添古拙的氣息,加入十字邊框,避免了四字之間的空白,章法上也更加雄偉古樸,邊框參考吳昌碩印章中的邊框風格,印章整體效果古樸雄健,意寓公司根植傳統,發展勢頭迅猛。
在當今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傳統的篆刻工藝由于工具的進步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內涵,篆刻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已不僅僅是一種技術顯示,更多的是一種藝術創造,其內涵表現也十分豐富[3]。此外,篆刻藝術在不斷發展中將傳統文化底蘊下的哲學脈絡和審美情趣有機結合,并在刀法、色彩、章法、意境等多個層面凸顯出典型的設計美學風格,這也是平面設計中的重要發展脈絡之一[1]。篆刻藝術的交叉性很強,能夠與書法、美術、雕塑、文字學、詩詞賦等相結合,同時還與時下流行的設計學科、家具裝飾、商標設計及廣告海報等相互借鑒,具有很強的審美性、時代性和應用性。
我們極力倡導蜜蜂文化、篆刻藝術、書法藝術與平面設計等內容在文化價值層面實現最后的統一。本文作者也結合實踐,進行了相關嘗試,以篆刻藝術對蜜蜂文化進行了一次新的探索和創作。作者后續還將基于《本草》、蜂產品古典文獻、蜜源、蜜蜂雕塑、當代蜜蜂詩詞及產品商標、海報等蜜蜂文化題材,以書法和篆刻作為創作工具,創作一系列蜜蜂文化與篆刻藝術相結合的作品,同時將每個主題的創作作品制作成印屏,通過裝裱后,如同傳統的書法、繪畫作品一樣,成為蜜蜂博物館、企事業單位、公司、家居文化裝飾的一部分,新時期通過這種展廳效果來為蜜蜂文化賦予新的形式和文化內涵,讓廣大民眾感受中國蜜蜂文化新的發展方向,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處不在。
參考文獻
[1]徐偉強.篆刻藝術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7.
[2]王穎.醇美教育:篆刻教學的過程與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5(2):23-24.
[3]王琪森.怎樣學篆刻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