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萍
在藥店,琳瑯滿目的保健品。且不談假冒偽劣藥品,就服用“藍帽子”的保健品也要特別注意。
先從最常見的深海魚油說起,魚油具有輔助調節血脂等作用,但在用華法林(防止血栓的抗凝藥)、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期間服魚油,可能增大出血風險。當魚油與肝素、華法林混合使用時,還會相互影響,降低效果。另外,維生素E也不宜和阿司匹林同服,否則可能增加出血的風險。除此,銀杏片、大蒜素等老百姓熱衷的日常保健品,若與華法林同用,也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除此,老年人常用的防骨質疏松的鈣劑會讓強心藥中毒。出現心衰的老人可能會長期服用洋地黃等強心藥,但在服藥的同時應注意不要用鈣劑等保健品,否則有中毒風險。
蛋白粉也是保健品中的“常客”。一般來說,患有鼻炎、濕疹等過敏性疾病,最好注意控制蛋白質的攝入。如果過多攝入富含組氨酸的蛋白粉,就會產生大量組胺,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導致過敏反復。
長期服藥的體弱多病者,特別是病情復雜吃藥多的老年人,最好不要同時再補保健品。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如果想通過服用保健品來增強體質,一定要向專科醫生仔細詢問,服用人參、當歸、銀杏等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則要由中醫來把脈,診出是怎樣的體質,再對癥服用。
此外,要警惕一些保健品中含有西藥成分。特別是那種療效特別明顯的保健品,尤其要注意。
而在平時的生活中,保健品中所說的各種營養其實通過多樣化食物攝入就可以獲取。建議如下:一、老年人如果缺鈣不嚴重,最好通過食療補鈣。二、各種包裝的深海魚油中的營養,其實每周吃兩三次的深海魚就可以達到。三、蛋白質既可以從雞蛋、瘦肉等食物中獲取動物蛋白,也可從豆類食物中獲得植物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