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夢倩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國民生活穩步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對生活中的要求和標準也有了很大提升。而信息技術的傳播和使用變得更加廣泛,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物聯網在打中的生活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本文就此展開論述,在寫作思路上主要圍繞"物聯網+銀行",在物聯網發展的基礎上結合當前銀行的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析關于"物聯網+銀行"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物聯網 ; 銀行 ; 發展戰略
引言:
如今,伴隨著金融機構的建立和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看到了物聯網的優勢,選擇并利用物聯網來獲得更高的回報。但是物聯網的運用中必須合理的對待它的兩面性,對于銀行類的金融機構來說,物聯網金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物聯網金融模式下,銀行有了能夠借助物聯網發展背景的相關改革以及新的發展機會,但是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還是面臨許多問題。“物聯網+銀行”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只有以積極飽滿的態度來適應物聯網金融背景下銀行的發展模式,才能最終取得更高的利益。
一、“物聯網+銀行”模式相關概述
由于“物聯網+”計劃的廣泛推行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金融行業本身帶有大量信息和資金的領域屬性,升級行業內部的運行系統就變得很有必要,這樣才能承載更多的信息資源,更好的發揮銀行的作用。因此這就加速了物聯網技術和金融行業的互相作用,“物聯網+銀行”的模式也逐漸在金融業推廣開來。
(一)“物聯網+銀行”的概念
“物聯網+銀行”就是把現代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傳統的銀行業結合起來,使銀行的客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實時獲取信息和進行各種資金交易的運營模式。“物聯網+銀行”的提供主體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在線上提供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同時,“物聯網+銀行”的運作模式不僅可以使相關的物聯網企業收集到大量的網絡資源和信息數據,構建信息平衡的大數據協作平臺,降低金融行業的準入門檻和交易價格,推動投資方和融資方的雙向對接,還可以促進傳統銀行業的服務質量有所改善,提高服務效率,提高風險應對能力。
(二)“物聯網+銀行”的特點
伴隨著社會的整體發展和金融行業的穩步提升,金融機構有著越來越多的方式和類型,而“物聯網+銀行”作為一個新興事物,有許多異于傳統銀行的特點,主要從以下幾點可以看出:
1、弱化網點和資產運營。“物聯網+銀行”主要運用物聯網方式來經營,很少設置線下網點,很少進行現金業務,也不太需要本金,因此很容易就實現虛擬化經營模式。這種經營模式可以有效得節約很多營業網點的租金成本,營業網點工作人員和基礎設施配置的成本。使實現物聯網化的銀行能夠擁有更大的利潤空間,這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這也進一步解釋了為什么互聯網+銀行的存款利率會高于傳統銀行。當然,它的盈利還可以從高頻次的小額貸款中收取手續費獲得。
2、充分利用大數據提供服務。“物聯網+銀行”利用物聯網技術中的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手段,可以充分獲取客戶的各種交易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用來進行用戶行為分析、社會化客戶管理、以及互聯網智能化營銷等。同時,物聯網銀行在整合這些數據資源后可以改善客戶體驗質量,提供滿足其需要的智能化金融服務,增加客戶對銀行的信賴度,這有利于銀行形成自己的忠實客戶群。總而言之,物聯網+技術為銀行帶來效率的同時,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處理保障。
3、提供全天候的在線服務。傳統的銀行網點由于提供人工服務,都有一定的營業時間,這往往給很多不在營業時間范圍內進行的資金交易服務提供了不便。而由于有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支撐,“物聯網+銀行”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物聯網銀行借助線上APP為客戶提供全年全天候的在線服務,為客戶提供了很多方便,也使銀行能帶來更多的收益。
二、探析關于“物聯網+銀行”的發展戰略
(一)重視“物聯網+銀行”模式中的創新
加強科技創新,推廣信息化金融,作為銀行金融機構,“物聯網+銀行”要認真對這種發展模式以及創新模式進行研究,為數據積累做好基礎,建立良好的支撐環境。大環境下,物聯網發展的電子信息技術可以作為一種技術支持,也可以說是一種信息化規范。因此,關于創新模式下的“物聯網+銀行”只有加強信息化規范,才可以真正的在技術的平臺上實現“物聯網+銀行”金融的發展。
(二)加強“物聯網+銀行”發展中的信息化建設
作為21世紀發展的一大特征,信息化已經覆蓋于當今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在“物聯網+銀行”模式運作中更要注重信息化的建設。信息化建設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提高。即客戶、公司、政府。政府的職能十分重要,雖然在很多會后電子商務的定義解釋時,將其主要定義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企業之間,一部分是企業和客戶,政府似乎只是外部不起眼的因素。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政府在互聯網金融中特別是銀行發展中有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表現在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在政府積極的政策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發揮它的推動作用。將那些阻礙銀行金融發展的因素排除在外。同時政府還應該積極推廣企業開展金融服務,特別是引導企業在開展電子商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加強“物聯網+銀行”的人才培養工作
不論在任何時候任何行業,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本,對于“物聯網+銀行”來說,“人”才是整個行業的核心力量。而現代化管理人才就是在現在發展迅速的時代所需要的,任何一個涉及物聯網金融的企業都需要現代化的、信息化的人才,這種現代化的人才需要多方面的條件。我國“物聯網+銀行”發展模式下的金融機構雖然已初步使用互聯網來進行相關的業務處理以及結算等,但是信息化的建設還尚處于初級階段,缺乏金融專業的現代化人才,缺乏全球化觀念、創新觀念。同時在“物聯網+”影響下,企業通過一系列的變革與創新,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再和過去一樣的要求,現在不僅僅要求應聘者既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不僅是金融方面的知識,并且還要考慮這個“人才”能夠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在計算機網絡方面同樣很重要。只有兩方面都符合的人才能夠迅速的理解企業的需求,適應和進入“物聯網+銀行”金融環境,才能夠在其領域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
三、結論
總之,伴隨著如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在互聯網技術發展和覆蓋的范圍基礎上,越來越多的延伸技術和相關的金融機構正在逐漸的建立起來。“物聯網+銀行”的運作模式同樣如此,互聯網時代下,“物聯網+”越來越越來越深入到銀行和各個企業中,而銀行與大眾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更要對此提起更高的關注和重視程度,看清周圍的發展趨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改善自身的不足,進行完善的信息化建設,與互聯網信息化技術早日接軌,加強自身的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以積極飽滿的態度來適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姚建銓.我國發展物聯網的重要戰略意義[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6(17):6-13.
[2]劉方喜.全球共享時代的物聯網生產方式——創新、共享發展的戰略助推器[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6(17):14-27.
[3]陳銳.物聯網——后IP時代國家創新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0,25(01):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