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久以來,融資難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小額貸款公司的出現不但緩解了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也為廣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打開了一條道路。
本文介紹了說明了小額貸款公司法律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我國小額貸款公司法律監管的建議。
關鍵詞:小額貸款公司;法律監管;制度建議
一、我國小額貸款公司法律監管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小額貸款公司設立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其在支持“三農”、中小企業發展、解決就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同時,小額貸款公司從產生的那天起就面臨著監管問題,分析小額貸款公司監管存在的問題,有助于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一)監管法律體系不健全
我國主要是通過《指導意見》對其進行監管,是由銀監會和中央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部門規章,各個省份再根據《指導意見》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試點方案,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是經營金融業務的公司,其設立、營運、監管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范,并且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沒有涉及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的貸款業務的相關規定,很多地方不適用于小額貸款公司。
在實踐中,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大多是通過決定、通知和意見的形式對小額貸款公司加以規范,并沒有明確的上升到法律的層面。小額貸款公司作為重要的民間金融機構,缺乏基本的法律支持,單靠國務院各部門的“指導意見”、地方政府的“地方暫行管理辦法”進行規范,容易加大小額貸款公司的決策風險。
(二)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律屬性不清晰
前美聯儲主席Paul Volker先生曾言:“在金融監管中,被監管者與監管者之間肯定是一種爭吵不休的關系。如果監管者軟弱無力,就不能有效實行審慎性、安全型與穩健性的各項標準。因此,實現行之有效的監管,就必須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監管機構。”然而,自我國小額貸款公司成立以來,監管主體一直處于混亂無力的局面,追根溯源是由于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律屬性不明晰。
(三)缺乏明確的監管主體
《指導意見》將小額貸款公司界定為是企業法人,要求省級政府明確一個主管部門負責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監管,大多數的省份選擇金融辦作為牽頭的監管機關。但是,從目前的試點情況來看,各地方負責小額貸款公司監管的機構卻是各式各樣:有金融辦、銀監會、發改委等部門。銀監會主要負責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旨在確保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小額貸款公司“只貸不存”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屬性,不屬于銀監會的監管范疇,而現在卻造成了多部門管理的混亂局面,導致監管工作難以專業化和精細化,無法及時發現監管對象的風險所在。
四、完善我國小額貸款公司法律監管的建議
(一)制定法律位階較高的對小額貸款公司監管的核心規則
筆者認為,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規則應在目前相關制度還沒有發展成熟之際,當有國務院制定發布一部行政法規,這樣可以節約立法資源,也可保證這項制度的權威性。在該部行政法規中對一些重要的事項加以明確的強行性的規定,如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律地位、法律屬性、經營方向和宗旨予以明晰;對于小額到款公司監管的目標和原則進行明確;小額貸款公司準入制度,包括設立條件、股東條件等方面;規定小額貸款公司風險監管,包括資金來源、利率、資金用途,日常的監管措施如現場監管,非現場監管,規定其與中國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對接;還要規定法律責任,即要明確監管主體違反職責的法律責任,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對小額貸款公司違反相關規定應承擔的責任。地方政府也可以出臺政府規章,對國務院的行政法規進行進一步解釋,以達到和各地的具體情況相結合,確保各地區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有序、健康的發展。
(二)明晰小額貸款公司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法律屬性
眾所周知,金融就是以貨幣為對象,以信用為形式所進行的貨幣收支、資金融通活動的總稱。金融機構就是專門提供金融服務的經濟組織。在我國,金融機構分為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兩大類。前者以營利為目的,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為主要業務,典型的如商業銀行;后者是指除銀行以外的以貨幣性、信用性資產經營為業的機構,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根據這一衡量標準,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的貨幣放貸業務應是傳統金融業務的一種,須將其歸為金融機構。而且,與商業銀行相比,小額貸款公司這種金融機構既不能吸收活期存款、也不能向社會提供轉賬與結算功能,這種單純提供信貸業務的功能與開放性財務公司極為相似。因此,筆者建議將小額貸款公司的屬性明確為非銀行金融機構。
(三)明確銀監會作為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主體
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律性質決定監管體制和運行規則。在明確小額貸款公司非銀行金融機構屬性的基礎上,應確認銀監會作為我國小額貸款公司的惟一法定監管主體。理由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銀監會是我國目前唯一法定的非銀行融機構的監管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2條,銀監會不僅負責對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的監督管理,而且負責對在我國境內設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經銀監會批準設立的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管工作。因此,由銀監會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監管在法律上市順理成章的事。第二,銀監會可以實施其他機構所不能任意行使的各種監管措施,包括對被監管對象的詢問、查閱、復制,完全有能力對潛在或已有問題的小額貸款公司加以查處。第三,銀監會作為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主體,其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完全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相關規定。惟其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推動小額貸款公司這種新型的金融機構在我國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曉山.中國小額信貸十年[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5
[2]劉軍強.法律視角下的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研究[J].時代金融,2013,(8):215
[3]張文顯主編.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三版,97
[4]李長健,張巧云.湖北省小額貸款公司監管法律制度的探析[J].金融監管,2012,(9):29
作者簡介:
包晶(1992—),女,內蒙古赤峰人,山西財經大學2015(法學)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