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偉皓 張志平
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是目前我國院校主要采用的經濟審計方式,在院校的經濟審計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其他經濟審計相比,經濟責任審計不僅要對院校內部經濟做出專業性的審核與監管,還要對各個部門的經濟責任進行明確劃分,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體制能夠從經濟的角度幫助院校建立更加合理的管理系統,規避更多的經濟風險,提高院校審計管理工作的質量,本文主要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分析經濟責任審計路徑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對路徑提出一定的創新。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實行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能夠對院校經濟進行高質量的管理。風險管理與經濟審計的本質目的都是為了促進院校的發展。在對院校潛在風險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實現經濟責任制,劃分每個部門應承擔的經濟責任,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對潛在風險的辨別和評估。
1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內容
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對四個風險點進行控制,分別是:風險管理的基本基本框架與經濟責任認定、風險辨別與風險評析、領導管理者的風險容量以及風險的效益四個方面。本文主要對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和經濟責任認定與風險辨別、評析這兩個問題進行分析。
1.1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和經濟責任認定
與其他工作相比,風險管理具有系統性和高效性的特點,入行門檻非常高,風險管理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專業性技能方能勝任。(徐秋紅.國有企業高管經濟責任審計路徑優化[J].現代商業,2017(11):143-144.)目前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指的是以風險管理為中心的展開后續工作。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通常包括以下七個要素:內部因素、目標設置、事件機制、風險評析、風險控制、信息溝通與監督管理。這七個要素構成了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七個要素之間并非單獨作用,要素與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因此要作好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首先要清晰構成其基礎的框架。經濟責任的劃分是一個非常客觀的過程。不同等級的經濟責任劃分主要是根據經濟關系為基礎的。國外院校曾嘗試在同一個部門內分別建立風險管理和審計工作室,同一個部門的倆個工作室互相合作,信息共享,既能夠對院校內的經濟風險進行辨別與分析,又能夠對院校領導的經濟責任進行認定。
1.2風險辨別與評析
風險管理是經濟責任審計系統中最基礎也是最主要的內容。風險管理主要包括風險辨別與風險辨析這兩個方面。而其中風險辨析是高效經濟管理層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對此,我們可以借鑒部分外國院校對風險辨析的優秀辦法,例如,劍橋大學對風險辨析采用的是風險管理登記表的方法來對風險進行辨析,也就是將各項相關工作的風險逐一列出,一旦管理者發現其中某項工作可能存在重大風險,即對該項工作能夠進行重點分析,并根據分析的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發生風險的可能性,從而避免院校的經濟損失。
2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路徑的創新
隨著我國院校的建設,院校管理者已經逐漸認識到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院校的不同情況,按照各個部門不同級別的負責人劃分了相應的經濟責任制。在這種背景下,每個部門都加強了對風險管理的認識,通過對院校經濟的風險進行評估預測。有效的減少了風險的產生。目前我國院校對風險管理主要是預防和辨別為主,但是隨著院校環境的不斷變化,僅僅預防和辨別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對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路徑勇于創新。(李蘊竹.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路徑創新[J].商場現代化,2016(23):219-220.)
2.1將風險管理轉變為經濟審計的中心內容
在我國的大部分院校,在院校某一階段性計劃完成后,都會通過對各部門的經濟職責進行審計與核算的方式,來確定本部門的經濟效益,以此來確定部門的績效。因此,要想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不僅僅要對各部門的經濟責任進行明確劃分,更應該在劃分經濟責任前對風險進行細致的評估與鑒別,對審計路徑作出大膽的創新。例如,可以將風險劃分為可預防風險、可管理風險和可管理風險三類,根據不同類別的風險作出不同的應對措施,以此來更好的遏制風險。換而言之,要將風險管理作為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
2.2完善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體制
科學有效的經濟審計離不開完善的體制。一是對院校內部的經濟責任主要對象進行詳細的劃分,務必做到詳盡全面,將院校所有部門都納入到審計管理對象之中,實現多層次、多領域的審計風險管理;二是擴大審計范圍,當前部分院校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中并沒有將離職審計納入審計范圍,筆者認為在此方面可以進行創新,將離職審計擴展為任職審計與任中審計,加強對風險的管理;三是建立院校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會議制度。并成立相應的委員會,對院校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辨別,同時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和監督。(司艷萍,朱守真.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院校經濟責任審計路徑創新[J].教育財會研究,2012,23(03):59-61.)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院校實行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已經成為必然,在實施的過程中應使各個部門對此有深刻的認識,認識到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尤其要強調風險辨別與風險評析在整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的地位,其次還需要對審計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加強監管力度,進一步提高內審在院校內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