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霞
摘 要:近年來,質檢事業飛速發展,但對質檢管理工作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實驗室大幅增加的檢驗業務量帶來的是以幾何倍增長的樣品數量。如何有效管理好被檢樣品,避免樣品丟失或在流轉過程中因混淆最終導致檢驗結果的根本性錯誤,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某種角度上講,實驗室對樣品管理的能力代表著實驗室的管理水平。RFID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更好地解決這一課題提供了技術支撐。它可以確保樣品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發生識別錯誤。能夠有效保證樣品的唯一性及可溯源性,從而提高質檢管理工作的水平。
關鍵詞:質量管理樣品標識;RFID技術;原理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志碼:A
1 樣品唯一性標識的必要性
國家認可委2014 年 05 月 20 日發布的CNAS-CL52《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應用要求中,對4.13記錄的控制有如下規定:實驗室應確保能方便獲得所有的原始記錄和數據,記錄的詳細程度應確保在盡可能接近條件的情況下能夠重復檢測或校準活動,記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樣品描述;樣品唯一性標識。
2016年最新頒布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中也做出了相應規定:
4.5.18 檢驗檢測機構應建立和保持樣品管理程序,以保護樣品的完整性,并為客戶保密。檢驗檢測機構應有樣品的標識系統,并在檢驗檢測整個期間保留該標識。在接收樣品時,應記錄樣品的異常情況或記錄對檢驗檢測方法的偏離。樣品在運輸、接收、制備、處置、存儲過程中應予以控制和記錄。當樣品需要存放或養護時,應保持、監控和記錄環境條件。
4.5.20 檢驗檢測機構應準確、清晰、明確、客觀地出具檢驗檢測結果,并符合檢驗檢測方法的規定。結果通常應以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的形式發出。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應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d) 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的唯一性標識(如系列號)和每一頁上的標識,以確保能夠識別該頁是屬于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結束的清晰標識;
g) 檢驗檢測樣品的狀態描述和標識;
對樣品的各個環節實施有效的控制,確保檢驗結果準確、可靠。并做好樣品的保密與安全工作,這是實驗室認證認可的基本原則,只有建立樣品的唯一性的標識才可以追溯樣品相應信息。規范、科學的標識是質量體系安全、高效、經濟運轉的前提條件。
2 RFID技術及其優勢
RFID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識別物體時無須光源,甚至可以透過包裝進行識別,有效識別距離可達到30m以上。它通過射頻信號對目標對象進行自動識別并獲取目標的相關信息,識別過程為全自動無人工干預。RFID射頻識別技術使用壽命長,應用范圍廣:其無線電通信方式,使其即便是在粉塵、油污等高污染環境或放射性等惡劣環境下也可以照常工作。RFID技術識別速度快、存儲容量大,可以識別高速運動的物體,也可以同時識別多個標簽,從而實現批量識別,操作快捷方便。當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或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樣品的目的,非常便于機器讀取和人工管理。
RFID是目前實驗室樣品管理中正在逐步推行的一種新型射頻識別技術,用于表示樣品的唯一編碼,可以滿足實驗室管理對樣品唯一性的要求,并可提高識別效率。
3 基本原理
利用RFID技術,配合實驗室管理系統,以樣品RFID電子標簽為信息載體,配備手持讀取機、讀取通道等讀取終端。RFID讀寫器均通過無線或有線與服務器相連,可以實時讀取樣品信息,實現對實驗室樣品從接收、分樣、檢測、處理等全部流轉過程的實時跟蹤。確保樣品得到規范化管理,充分滿足實驗室認證認可的需要。由于RFID標簽與樣品是一一對應的,它記錄著每一個樣品各種重要信息,因此確保了樣品的唯一性。
4 我國實驗室樣品管理發展現狀
我國實驗室建設起步晚,管理水平低,樣品管理從最初的人工抄錄開始,到后來利用電子表格登記造冊以及條形碼技術的使用,直到現在RFID技術的出現,發生了質的飛躍,舊的樣品管理方式對我國實驗室規范規范管理做出了其應有的貢獻,但容易出錯、效率低下等缺陷阻礙了樣品管理的發展。在實驗室業務大幅增加、現代化管理技術日新月異、國家對實驗室科學認證認可要求日益嚴格的大背景下,真正采用RFID技術應用于樣品流轉全過程的為數卻還很少,除去資金困難等客觀原因,更多的是很多檢測機構對這種新型實用技術的認知度不夠。在實驗室中廣泛推廣RFID技術的應用,成為迅速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的關鍵環節和迫切需要。
5 操作流程
通過實驗室樣品由業務部門負責樣品接收與分發,收樣人員接到樣品后,應按抽樣憑證或委托單清點樣品并記錄樣品狀態,檢查樣品包裝、封簽是否完好,每份抽樣憑證、委托單與樣品封條上編號是否具有唯一性。認真核對樣品信息是否與樣品實物一致,確定無誤后進入實驗室管理系統,錄入相應的檢驗信息,點擊樣品入庫后自動生成樣品編號,這個編號將伴隨樣品走完檢驗全流程,直至生成同一編號的檢驗報告,該編號在實驗室樣品管理中具有唯一性,它是該樣品在實驗室中的身份證,便于識別及溯源。樣品至此入庫并進入監管流程。點擊打印,專用標簽打印機會立即打印出該樣品標簽,標簽上包含樣品的各種基本信息,如樣品名稱、編號、狀態、檢測項目等,收樣人員將標簽貼在對應的樣品上,并按產品分類下達任務卡到各專業檢驗室。專業檢驗室在管理系統中待處理任務中可以看到待領取的樣品及相應的檢測信息,例如樣品的詳細信息及需要檢測的項目以及應當完成的時間。接到任務后,實驗室工作人員及時前往業務部門通過讀寫器自動讀寫領取樣品。領樣后當樣品會通過讀取通道流轉到各個實驗室,每個讀取通道都是一個數據采集點,系統會自動記錄樣品從領樣到達實驗室過程中所有關鍵數據并錄入數據庫。系統還可以配置移動智能終端通過無線與服務器相連。檢驗人員通過掃描標簽可以獲取樣品的相關信息,客戶和管理人員均可以通過移動智能終端查看樣品的在流轉過程中所處的狀態,方便快捷。
隨著實驗室業務的逐步擴展,樣品種類也越來越繁雜,樣品數量也越來越多。當我們只知道樣品儲存的大概區域但卻不知道具體位置時,則可以使用手持機輸入樣品編碼進行模糊查詢與精準定位。方便查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RFID識別技術在樣品流程管理過程中的引入,實現了樣品追蹤與信息共享的內部“物聯網”。利用RFID數據容量大,可重復使用以及無障礙批量讀取的優勢,自動實時跟蹤記錄樣品流轉情況以及相關操作人員信息,便于管理者及時掌握檢測資源信息,并將檢測資源的流轉信息轉變為信息流;同時提供自動化供、領、存一體化流程管理模塊,建立起一個完善、高效的樣品信息管理系統,很好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實驗室內的樣品種類繁多,流轉過程中容易出現混亂的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實驗室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嚴能,兵呂輝.實驗室中樣品唯一性標識的建立和溯源[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1(10):335.
[2]林燕奎,熊貝貝,侯樂錫,等.大型實驗室樣品管理流程的自動化應用[J].實驗室科學,2014,17(2):169-172.
[3] 李國昌,李飛,石靜.RFID技術在計量器具現代物流管理中的應用[J].農村電氣化,2007(10):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