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丕曄 白潔
【摘要】目的 研究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采取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的臨床有效性。方法 將80例哮喘-慢性肺重疊綜合征患者(收治時間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采取異丙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進行治療)和實驗組(40例,采取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進行治療),對其治療效果展開分析。結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5.0%,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5%,實驗組比對照組高,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
療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有效的保證了臨床的治療效果,進而改善了肺功能,在臨床中擁有廣闊的用藥前景。
【關鍵詞】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噻托溴銨;沙美特羅;氟替卡松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7..01
慢阻塞性肺病也稱為慢阻肺,在臨床中是較為常見且多發的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患者因慢性炎癥所引起氣道發生可逆或是不可逆的疾病,具有病情反復、難治愈的特點,不僅影響了患者的肺功能,更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伴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會引發心血管疾病,進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哮喘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哮喘發病時支氣管產生可逆性的阻塞。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采取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后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80例哮喘-慢性肺重疊綜合征患者(收治時間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40例,男性及女性的例數分別為22例及18例,患者年齡在44~76歲之間,平均(60.0±8.2)歲,病程4~11年,平均(7.5±1.2)年;實驗組40例,男性及女性的例數分別為23例及17例,患者年齡在44~74歲之間,平均(59.0±8.0)歲,病程4~10年,平均(7.0±1.0)年。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本研究在獲取兩組研究對象家屬知情和同意的前提下開展。
1.2 方法
參加此次研究患者均采取解痙、鎮咳等常規治療。
1.2.1 對照組
該組患者采取異丙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進行治療。異丙托溴銨劑型為氣霧劑,每次2噴,每天噴四次;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劑型為干粉吸入劑(50/250 ug),每次1吸,每天吸2次。
1.2.2 實驗組
該組患者采取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進行治療。噻托溴銨劑型為干粉吸入劑(18 ug),每天吸1次;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劑型為干粉吸入劑(50/500 ug),每天吸入2次。
1.3 判定標準
根據《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對此次研究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判定: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臨床表現及臨床體征改善程度超過60%,且一年內沒有復發;進步:經過治療后患者臨床表現及了臨床體征改善程度在30~59%之間,一年內復發次數在兩次以下;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臨床表現及臨床體征改善程度低于29%,一年內復發次數在3次以上。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5.0%,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5%,實驗組比對照組高,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具有病情嚴重、病程長、易反復等特點,不僅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更是對肺功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在治療時通常選擇綜合性治療措施,如遠離危險因子、進行一系列氧療、康復治療等,其中最重要的治療措施就是在疾病較為穩定時的藥物治療措施[3]。
在本次研究中,給予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患者異丙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與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進行治療,治療后發現使用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方案有效的提高了治療的藥物。噻托溴銨屬于抗膽堿類藥物,其藥物本身就有著特異選擇性,在對平滑肌M3產生抑制作用的同時對支氣管也起到了擴張的作用。
總而言之,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有效的保證了臨床的治療效果,進而改善了肺功能,在臨床中擁有廣闊的用藥前景。
參考文獻
[1] 劉雪琴,關曉暄,孫立軍等.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的臨床評價[J].臨床肺科雜志,2017,22(3):513-516.
[2] 王俊敏.沙美特羅/替卡松聯合噻托溴銨治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的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17,24(16):31-3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