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軍
【摘要】目的 本實驗課題主要探討布比卡因復合舒芬太尼麻醉應用于剖宮產手術中的臨床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范圍限定在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間收治的108例單胎產婦中,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產婦采用布比卡因復合舒芬太尼麻醉,對照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麻醉,對兩組產婦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研究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麻醉效果優于對照組,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結論 對單胎產婦在剖宮產手術中應用布比卡因復合舒芬太尼麻醉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剖宮產;布比卡因;舒芬太尼;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7..02
本次擇取我院108例單胎產婦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樣本選自我院108例單胎產婦中,樣本選取的時間為2014年2月~2016年2月,按照隨機數字的分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4例。研究組產婦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26.7±3.9)歲,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6±1.5)周;對照組產婦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28.3±2.2)歲,孕周35~40周,平均孕周(37.9±2.1)周。兩組產婦年齡、學歷、孕周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實施剖宮產前6小時對產婦禁食,開始手術時開通患者靜脈通道,給氧速度為2 L/min,同時給產婦注射乳酸鈉林格液(10 mL/(kg·h),監測產婦血壓、心率等情況。取產婦左側臥的體位,在L2-L3的間隙內行蛛網膜下腔穿刺。給予對照組產婦2 mL布比卡因(濃度為0.75%)+1 mL葡萄糖(濃度為10%)進行靜脈注射;給予研究組產婦2 mL布比卡因(濃度為0.75%)+1.6 mL舒芬太尼5 μg+1 mL葡萄糖(濃度為10%)進行注射。對產婦的疼痛消失平面進行測試,當產婦痛覺阻滯平面達到要求,則開始進行
手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麻醉效果(感覺阻滯起效、運動阻滯起效、有效鎮痛、最高感覺平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產婦麻醉效果比較
兩組產婦麻醉效果進行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發生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研究組產婦發生不良反應情況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在剖宮產手術中,為了保障產婦和胎兒的安全,要求手術麻醉效果良好,快速起效,在臨床上應用布比卡因對產婦進行麻醉,手術中產婦會發生低血壓、惡心等等不良反應。舒芬太尼是一種強效的鎮痛藥,能夠輕易的通過神經細胞,臨床表明將舒芬太尼應用到剖宮產手術中,可以降低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縮短麻醉起效時間。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感覺阻滯起效時間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產婦運動阻滯起效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產婦有效鎮痛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產婦最高感覺平面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且研究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為3.70%,對照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為14.81%
(P<0.05)。
綜上,在單胎產婦剖宮產手術中采用布比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用于麻醉療效較好,且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 清.小劑量布比卡因復合舒芬太尼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用于剖宮產的觀察[J]. 江西醫藥,2015,02:163-165.
[2] 范文鋒,蔣建平,李智睿,鐘東海,莫志仙.布比卡因復合舒芬太尼蛛網膜下隙阻滯剖宮產術的臨床觀察[J].華西醫學,2015,08:1496-1499.
[3] 原宗保,苗明匯.小劑量等比重布比卡因復合舒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價值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6,34:112-114.
本文編輯:李 豆